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下列划线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鲰生(浅陋无知的小人。)切齿拊心(抚摸胸口,形容心情激动。)
B.以乱易整,不武(不符合武士的道义准则。)以药淬之(把烧红的铁器浸入水或其他液体中,急速冷却,使之锋利。)
C.学生云者(说话的人。)托体同山阿(寄托躯体于山陵,于山陵同化。)
D.指点江山(评论国家大事。)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的解释,涉及到文言词语和现代词语两种,比较复杂,需逐项分析、加以概括归纳,得出答案。A拊心,捶胸;B淬,淬火;C彳亍,慢步行走;形容小步慢走或时走时停。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B 履至尊而制六合
C、谨庠序之教??????????????D、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名词作动词,乘坐辇车B名词作动词,登上C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D名词作动词,用草绳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尸位素餐的现象大大减少,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作风将有很大的转变。
B.贪官锒铛入狱后,无所事事之余,有些人玩起了出书,但从他们已经出版的书籍内容看,真正悔过自新的却是凤毛麟角。
C.在向高考冲刺的几个阶段,备考复习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高三同学复习收获不大的重要原因。
D.他善于读书,常常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B凤毛麟角: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人才或事物。此处不合语境。C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经达到纯熟的地步。此处不合语境。D贬词褒用。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改行“彻税”,改善国家的财政收入。)
B.“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孔子认为如果你觉得不守丧已经可以心安理得了,那么也可以一年为底线。)
C.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在曾子看来,孔子的道可有“忠恕”二字来概括,孔子所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忠”的具体化)
D.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均贫富”的“均”都是平均主义思想的体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B. 宰我向孔子感叹服三年之丧时间太长,问是否可以改成服一年之丧。孔子反问宰我如果改成服一年之丧是否心安。宰我回答说心安。孔子便告知宰我:心安,你就做吧。君子于心不安,所以不做。现在你心安,那你就做吧。D. 不管是诸侯还是大夫,不担心财富少,就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就担心境内不安定。因为财富平均,就无所谓贫穷;国内上下和谐,就不会使人民流散减少;境内安定,国家就不会倾覆。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高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xùn徇私枉法殉职xùn闻名遐迩xiá
B.xuè戏谑虐待nüè混淆视听xiáo
C.xián嫌弃谦逊qiān歉收qiàn
D.xiǎn煊赫一时渲染xuàn喧哗xuā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xuān??????煊赫一时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