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朱自清
大家都知道闻先生是一位诗人。他的《红烛》,尤其他的《死水》,读过的人很多。这些集子的特色之一,是那些爱国诗。在抗战以前他也许是唯一的爱国新诗人。这里可以看出他对文学的态度。新文学运动以来,许多作者都认识了文学的政治性和社会性而有所表现,可是闻先生认识得特别亲切,表现得特别强烈。他在过去的诗人中最敬爱杜甫,就因为杜诗政治性和社会性最浓厚。后来他更进一步,注意原始人的歌舞:这是集团的艺术,也是与生活打成一片的艺术。他要的是热情,是力量,是火一样的生命。
但是他并不忽略语言的技巧,大家都记得他是提倡诗的新格律的人,也是创造诗的新格律的人。他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并且创造自己的散文的语言。诗大家都知道,不必细说;散文如《唐诗杂论》,可惜只有五篇,那经济的字句,那完密而短小的篇幅,简直是诗。我听他近来的演说,有两三回也是这么精悍,字字句句好似称量而出,却又那么自然流畅。他因此也特别能够体会古代语言的曲折处。当然,以上这些都得靠学力,但是更得靠才气,也就是想象。单就读古书而论,固然得先通文字声韵之学;可是还不够,要没有活泼的想象力,就只能做出点滴的工作,决不能融会贯通的。这里需要细心,更需要大胆。闻先生能够体会到古代语言的表现方式,他的校勘古书,有些地方胆大得吓人,但却得细心吟味所得;平心静气读下去,不由人不信。校书本有死校活校之分;他自然是活校,而因为知识和技术的一般进步,他的成就骎骎乎驾活校的高邮王氏父子而上之。
他研究中国古代,可是他要使局部化了石的古代复活在现代人的心目中。因为这古代与现代究竟属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而历史是联贯的。我们要客观地认识古代;可是,是“我们”在客观地认识古代,现代的我们要能够在心目中想象古代的生活,要能够在心目中分享古代的生活,才能认识那活的古代,也许才是那真的古代——这也才是客观地认识古代。闻先生研究伏羲的故事或神话,是将这神话跟人们的生活打成一片;神话不是空想,不是娱乐,而是人民的生命欲和生活力的表现。这是死活存亡的消息,是人与自然斗争的纪录,非同小可。他研究《楚辞》的神话,也是一样的态度。他看屈原,也将他放在整个时代整个社会里看。他承认屈原是伟大的天才;但天才是活人,不是偶像,只有这么看,屈原的真面目也许才能再现在我们心中。他研究《周易》里的故事,也是先有一整个社会的影像在心里。研究《诗经》也如此,他常说笑话,说他研究《诗经》,越来越“形而下”了——其实这正表现着生命的力量。
他是有幽默感的人;他的认识古代,有时也靠着这种幽默感。看《匡斋尺牍》里《狼跋》一篇,便知道他能够体会到别人从不曾体会到的古人的幽默感。而所谓“匡斋”本于匡衡说诗解人颐那句话,正是幽默的意思。他的《死水》里《闻一多先生的书桌》,也是一首难得的幽默的诗。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常跟我们说要活到八十岁,现在还不满四十八岁,竟惨死在那卑鄙恶毒的枪下!有个学生曾瞻仰他的遗体,见他“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挛”。唉!他是不甘心的,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闻一多不仅提倡诗的新格律,也创造诗的新格律,如《红烛》《死水》和《唐诗杂论》等集子都体现了这一点。
B.闻一多从敬爱杜甫到注意原始人的歌舞,是他对文学态度的更进一步的表现,也是因为原始人歌舞更具有热情、力量、火一样生命的特点。
C.闻一多在校勘古书方面,既细心又大胆,属于活校的行列,由于知识和技术的一般进步,他的成就比死校的高邮王氏父子高了许多。
D.闻一多研究伏羲的故事和神话,没有将之当成空想和娱乐,而是当成人民的生命欲和生活力的表现来研究。
E.《红烛》《死水》等集子,既有爱国热情,也有语言技巧,还有幽默感,体现了闻一多是抗战前唯一的爱国诗人的学术价值。
小题2:联系全文,从闻一多的“语言”和“研究古代”两个方面,概括闻一多对中国学术的贡献。(6分)
小题3:作者在文末说“唉!他是不甘心的,我们也是不甘心的”,试分析一下“他”和“我们” 为什么“不甘心”?(6分)
小题4:有人说闻一多先生是严谨的,也有人说闻一多先生是随和的。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请结合文本,说出理由。(8分)
2、阅读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信息革命”时代
杰西卡·马修斯
数十年以后,我们所谓的全球化现象将被视为世界正在经历的巨变结果而非原因。历史学家将把大致从1990年开始的这个时代称为“信息革命时代”。他们所说的“信息”不仅仅指数据处理和通信技术,而且指生物技术的与之密切相关并且同样革命性的进步。他们将认为,与其技术先辈工业革命一样,信息革命同样导致统治方式、经济和社会的根本变化,而且速度更快得多。
工业革命改革了规模和力量的参数,并将国际关系、经济和战争置于以物质规模和获取自然资源为重点的轨道。当然,就物质资源而言,信息革命所起的作用恰恰相反,但它的实质在于,它能够改变各种关系,并能消除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内部的界限。
这种界限之一是看来不可改变的此处与彼处之间的界限。比如一次应征税的交易之类的事件发生的地点已不再显而易见。在市场、战争和个人身份方面,与之相关但更重要的国内与国外之间的关系正在变得模糊。随着诸如资金、商品、污染、流行文化等等的跨国界流动日益增强,对内政策和对外政策之间的差异正在逐渐消失。这种趋势有一天可能延伸至“我们”的思想与“他们”的思想之间的微妙界限。尽管难以想像,但由于人类对生殖的干预,一方面诸如转基因和克隆,另一方面诸如能自我复制和成长的机器人,甚至生物科学与物理科学之间的界限有一天也会消失。
由于技术进步而改变了的各种关系同样正在改变着国际政治和经济。能直接获得大量信息的人数急剧增多,这意味着大多数政府,尤其是大国政府及其中央银行和情报机构等机构的作用将大大减弱。无论相对地说还是绝对地说,非政府的行动者都获得了权力。由于信息传播的建设的加快,权力从政府向市场的转移得到了增强。市场能在瞬息之间作出反应,政府天生不能。政府必须以单一声音说话,这需要层层决策,而层层决策必定是缓慢的。
通向这个新时代的道路将不是平坦的。这种变革的艰巨性意味着,他们将受种族的、宗教的、民族主义的或者基于利益的强烈反对的干扰。并且与在工业革命中一样,受周期性金融灾难的干扰。技术变革的空前速度将使所有社会遭受巨大压力,并将根据各种文化对迅速变革的不同承受程度,使他们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在这种大趋势范围内,可能出现无数迥然不同的结果。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预先决定的。这可引起一场革命,它的影响将取决于明智或愚蠢的政策和社会选择。在信息和通信技术本身的法则和结构的范围内,在为了控制他们而将出现的法律中,存在各种选择。这些选择将形成个人隐私的界限,确定这些极其强大的工具基本上是为公共目的服务,不是为商业目的服务,平衡都市空间和网络空间,并衡量每个社会内的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以及价值观念。
小题1:“而且指生物技术的与之密切相关并且同样革命性的进步”中,“之”字指代的是(?? )
A.信息革命时代
B.数据处理和通信技术
C.生物技术
D.工业革命
小题2:“信息革命所起的作用恰恰相反”这句话中,“恰恰相反”指的是(??? )
A.工业革命导致统治方式、经济和社会的根本变化,信息革命导致这些变化发展更快。
B.工业革命改变了规模和力量的参数,信息革命改变了各种关系。
C.工业革命以追求物质规模和获取自然资源为重点,信息革命以消除各种界限为重点。
D.工业革命追求物质规模的扩大和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信息革命不追求物质规模的扩大和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
小题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此处与彼处之间的界限”的一项是(???? )
A.应征税的交易之类的事件发生的地点不再显而易见。
B.在市场、战争和个人身份方面,国内与国外的关系变得模糊。
C.随着资金等的跨国界流动日益增强,对内对外政策差异逐渐消失。
D.生物科学与物理科学之间的界限将会消失。
小题4:根据4—6段内容,下列分析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息革命削弱了政府的作用,使权力从政府向市场转移,有利于民主化的进程。
B.信息革命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会受到种族的、宗教的、民族主义的、利益的各种干扰以及周期性金融灾难的干扰。
C.信息革命使所有社会都面临巨大压力,使他们作出不同的选择,从而得到不同的结果。选择的正确与否是受各种文化制约的。
D.所谓正确的选择,应指通过法律确定信息和通信技术这些极其强大的工具基本上是为商业目的服务的。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岁朝清供
汪曾祺 “岁朝清供”是中国画家爱画的画题。明清以后画这个题目的尤其多。任伯年就画过不少幅。画里画的、实际生活里供的,无非是这几样:天竹果、腊梅花、水仙。有时为了填补空白,画里加两个香橼。“橼”谐音圆,取其吉利。水仙、腊梅、天竹,是取其颜色鲜丽。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
我家旧园有腊梅四株,主干如汤碗,近春节时,繁花满树。这几棵腊梅磬口檀心,本来是名贵的,但是我们那里重白心而轻檀心,称白者为“冰心”,而给檀心的起一个不好听的名字,“狗心”。我觉得狗心腊梅也很好看。初一一早,我就爬上树?去,选择一大枝——要枝子好看,花蕾多的,拗折下来—腊梅枝脆,极易折,插在大胆瓶里。这枝腊梅高可三尺,很壮观。天竹我们家也有一棵,在园西墙角。不知道为什么总是长不大,细弱伶仃,结果也少。我不忍心多折,只是剪两三穗,插进胆瓶,为腊梅增色而已。
我走过很多地方,像我们家那样粗壮的腊梅还没有见过。
在安徽黟县参观古民居,几乎家家都有两三丛天竹。有一家有一棵天竹,结了那么多果子,简直是岂有此理!而且颜色是正红——一般天竹果都偏一点紫。我驻足看了半天,已经走出门了,又回去看了一会。大概黟县土壤气候特宜天竹。
在杭州茶叶博物馆,看见一个山坡上种了一大片天竹。我去时不是结果的时候,不能断定果子是什么颜色的,但看梗干枝叶都作深紫色,料想果子也是偏紫的。
任伯年画天竹,果极繁密。齐白石画天竹,果较疏;粒大,而色近朱红;叶亦不作羽状。或云此别是一种,湖南人谓之草天竹,未知是否。
养水仙得会“刻”,否则叶子长得很高,花弱而小,甚至花未放蕾即枯瘪。但是画水仙都还是画完整的球茎,极少画刻过的,即福建画家郑乃珖就不画刻过的水仙。刻过的水仙花美,而形态不入画。
北京人家春节供腊梅、天竹者少,因不易得。富贵人家常在大厅里摆两盆梅花(北京谓之“干枝梅”,很不好听),在泥盆外加开光风彩或景泰蓝套盆,很俗气。
穷家过年,也要有一点颜色。很多人家养一盆青蒜。这也算代替了水仙了吧。或用大萝卜一个,削去尾,挖去肉,空壳内种蒜,铁丝为箍,以线挂在朝阳的窗下,蒜叶碧绿,萝卜皮通红,萝卜缨翻卷上来,也颇悦目。
广州春节有花市,四时鲜花皆有。曾见刘旦宅画“广州春节花市所见”,画的是一个少妇的背影,背兜里背着一个娃娃,少妇著白上衣,银灰色长裤,身材很苗条。穿浅黄色拖鞋。轻轻两笔,勾出小巧的脚跟。很美。这幅画最动人之处,正在脚跟两笔。
这样鲜艳的繁花,很难说是“清供”了。
曾见一幅旧画:一间茅屋,一个老者手捧一个瓦罐,内插梅花一枝,正要放到案上,题目:“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这才是“岁朝清供”!?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1.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养水仙得会‘刻’”的“刻”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很难说是‘清供’了”的“清”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我走过很多地方,像我们家那样粗壮的腊梅还没有见过”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举例分析本文的语言风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岁朝”之“供”入手,探究本文所表现出的民族风俗与人文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专门用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此前也曾被称为猪流感)的疫苗,在我国简称为甲流疫苗。甲型H1N1流感爆发以来,全球范围内确诊病钳增长迅速。预防甲型HINI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为此,国际社会全力加快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发工作。
2009年9月8日,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继成功地进行了疫苗的临床实验,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柱和有效性之后,9月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又签发了第一批可以,实施免疫接种的合格的疫苗产品,徒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
流感疫苗在全喙已经使用超过60年,目前每年使用量都以亿计,是全球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痘苗,疫苗生产的工艺是非常成熟和稳定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已经得到充分的验证。每年2月份,世界卫生组织会召开一次专家会议,确定下一个流感季节北半球流感疫苗的推荐毒株。毒株的确定是根据前一年分布在全球的流感监测网络分离的毒株情况推断出来的。与前一年推荐毒株相比,可能会替换其中的1株、2株甚至3株,极少数情况下也会出现不替换毒株的情况。正是由于毒株每年都需要替换,所以大家每年都需要重新接种流感疫苗。各厂家获得毒株后开始迅速投入疫苗的生产,一般七八月份结束生产,然后疫苗通过批准签发后就可以直接上市,用于当年流感季节的预防,不需重新做临床试验。目前只有极少数国家要求做二个小范围的安全性验证试验。
不管是季节性流感疫苗还是现在的甲型HINI流感疫苗,其毒株都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分发,在分发前都经过安全性评估。季节性流感疫苗中有甲型HINI、甲型H3N2、乙型流感病毒等三种抗原成分,成人用手节性流感零苗中每种抗原成分都是15微克/剂,也就是说一支疫苗中共含有45微克抗原成分。新的甲型HINI流感疫苗中只有新甲型H1N1一种抗原成分,批准用于人体的也是15微克/剂。由于新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抗原成分只有季节性流感疫苗的1/3,所以从理论上推断,在同等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基础上,新的甲型HINI流感疫苗安全性应该比季节性流感疫苗的更高。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新的甲型H1 N1流感疫苗其实并不算一个新疫苗品种,国内甲型H1N1流感疫苗能够在不到3个月的时问就推出来其实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对各厂家来说,就相当于生产季节性流感疫苗中的一种抗原成分,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减少了配比时把3种抗原混合的步骤。季节性流感疫苗的生产是一种抗原一种抗原生产的,生产完一种抗原需要全部清场、消毒,才能进行下一种抗原的生产。所以季节性流感疫苗生产周期比甲型H1N1流感疫苗周期要长。
假设去年新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如果在前年就出现并被分离,很可能世界卫生组织在去年2身份推荐的时候就把这个新的甲流病毒推荐为季节性流感疫苗中对应的毒株,从而纳入季节性流感了。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组最近对20t0年季节性流感疫苗推荐有两种意见供选择,一种是把新甲流毒株列为三价季节性流感疫苗中对应的甲1型毒株,另一种意见是新甲型H1N1作为单独一种大流行流感疫苗,然后季节性流感疫苗中甲3型和乙型两种抗原成分作为新的二价的季节性流感疫苗。
1.下列对于“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专用疫苗。
B.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
C.甲型H1N1流感疫苗经我国临床实验取得成功,证明了其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D.甲型Hl N1流感疫苗目前每年的使用量都以亿计,是全球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疫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因为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甲型H1 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所以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应用甲型H1 N1流感疫苗的国家。
B.季节性流感疫苗通过批签发后不需重新做临床试验就可以直接上市,用于当年流感季节的预防。
C.从理论上讲,在同等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基础上,新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应该高于季节性流感疫苗。
D.甲型H1N1流感疫苗所含抗原成分比季节性流感疫苗少,其生产周期比季节性流感疫苗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流感疫苗毒株每年都需要替换,所以流感毒株类型随时都在变化和变异。
B.大家每年都需要重新接种的是季节性流感疫苗,而甲型H1N1流感疫苗只需接种一次就会长期有效。
C.由于季节性流感疫苗中有甲型H1N1、甲型H3N2、乙型流感病毒等三种抗原成分,因此去年接种的季节性流感疫苗也可以预防甲型H1Nl流感。
D.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意见,2010年有望将甲型H1N1流感疫苗和季节性流感疫苗合二为一。
5、阅读题 第九十六回中马谡拒谏失街亭后,诸葛亮作了那几件事情表明了他能够明证军法,奖罚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