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6 12:38:3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济”字的意义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A.同舟共
B.世安民
C.赈灾
D.无于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是2004年版《考试说明》保留内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意思去理解。可知:A项与例句的“济”解释为“渡河”,B.救济 C.帮助D.济:补益,帮助。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特点。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⑵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⑶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⑷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参考答案:⑴名词作状语,每天 ⑵名词作动词,游泳 ⑶皆为名词作状语,分


本题解析:考察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要根据语言环境推断。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所”的用法和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用来)
B.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说》(所以,表凭借……的原因)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用来……的、……的根据、……的方法)
D.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全新的载体可以????????????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使之释放出夺目的光辉。
②教育部最近经过慎重研究,再次?????????了《中学生守则》。
③王老师对艺术?????????怀着挚爱之情,一生?????????,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搜集和整理民歌方面。

A.激活制订一直淡薄
B.激发制定始终淡泊

C.激活制定始终淡泊
D.激发制订一直淡薄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激活:刺激使活泼;激发:刺激使奋发。制定: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制订:创制拟定。始终、一直都表示“从开始到最后”,“一直”可强调范围,可形容状态持续不变,时间待续到将来,“始终”只能指过去。淡泊:不追求名利;淡薄:味道不浓。)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此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⑴巴以冲突再次升级,美国国务卿赖斯紧急赶往耶路撒冷,会见巴以双方领导人,从中??,以平息可能重新恶化的局势。
⑵自从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目前,对受灾地区的紧急救援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工作????已转向灾后恢复和重建。
⑶2008年端午节前夕,海峡两岸民航业者经过有关部门的???,就节日包机业务安排达成共识。
⑷1月16日上午,732名来自社会各阶层的省政协委员,肩负着各界人士的????,带着与时俱进、加快沿海发展的良策,走进了庄严的大会堂,参加第九届省政协会议。

A.周旋 中心 沟通 嘱托
B.斡旋 重心 沟通 重托

C.周旋 重心 勾通 嘱托
D.斡旋 中心 勾通 重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斡旋:调解,多用于外交;周旋:一是回旋、盘旋,二是交际应酬、打交道,三是与敌人较量,相机进退。重心:指事情的中心或主要部分,往往指事情或工作的侧重点;中心:指事物的主要部分。沟通:使双方能通连;勾通:暗中串通,贬义词。重托:重大的委托,往往指大事;嘱托:托人办事,托付,范围较小)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