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6 12:41: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指不违背诺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本是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少邻并”的意思是很少有邻居挨着。根据本句中的“闲居”与下句的“草径入荒园”都可猜断出。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送?魏?二(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小题1:第二句中的“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3)
小题2: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虚实结合,请对这种艺术手法及其作用作简要分析。(5)


参考答案:
小题1:“凉”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凉”意,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双关着心理的感受。“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耐人涵咏。
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二两句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深化了主题。
点评:本题和第一小题是一道规范的炼字题,第二小题与教材联系紧密。《雨霖铃》是典型的虚实结合的手法,上片写实,下片写虚。其中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本题即是对课本内容的转移。扣教材较紧,虚实手法也是常考的一个考点。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即事
夏完淳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注】夏完淳: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
小题1:首联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小题2: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最后一句。(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复楚”“亡秦”运用了项羽、刘邦(或陈胜、吴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手法之一用典,“复楚”“亡秦”是将项羽、刘邦灭秦的典故,作者借此典故表达反清复明的雄心壮志。
小题1:注意题目中的“简要赏析”,“ 一片月临城”上句是“胡笳千古恨”,情感是深沉的亡国破家之痛,最后一句不写情,而写景,所以属于“以景结情”。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宋词,按要求完成问题(7分)
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1)这首词的动词使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3分)
答: ?????????????????????????????????????????????????????????????????????????
?????????????????????????????????????????????????????????????????????????????
(2)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


参考答案:(1)来源:91考试网“跳”字写出了雨之急、雨之大(1分);“跳”这个动词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朝搴毗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3)各抱地势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5)__________________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8)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参考答案:(1)夕揽洲之宿莽???????(2)挟飞仙以邀游


本题解析:得分的关键是熟记原文,不出现错别字。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