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1-16 12:46: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当然与小城不同,虽然年代并不久远但很有文化。                                          。但这魔力对贝多芬比较具体,那就是当时作为音乐之都的听众基础和整体氛围。
①接下去的一个评语倒是明贬实褒:“住在维也纳,天天想离开却很难离开。”
②我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是褒是贬,但好像是明褒实贬
③这句评语的最佳例证是贝多芬,他在一城之内居然搬了八十多次家,八十多次都没有离开
④因为一切展示性的文化堆积得过于密集,实在让人劳累
⑤可见维也纳也真有一些魔力
⑥一百多年前已经有旅行家作出评语:“在维也纳,抬头低头都是文化。”

A.⑤④⑥③①②
B.⑥⑤②④①③

C.⑥②④①③⑤
D.④⑥②①③⑤



2、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秦人



3、单选题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A、恿(sǒng) 扣(kē) 栗(zhàn) 熟(niǎn) B、罪(niè)? 地(nèn)发(jī) 合(cuō) C、弃(tuò) 吸(shǔn)财(héng) 样(mó) D、倒(shuò) 央(miǎn) 辱(diàn)? 躯(qiào)



4、单选题  【题文】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间或/间不容发山脉/脉脉含情 禁受/弱不禁风隽永/隽语箴言
B.炮烙/炮舰外交更加/不更事枕藉/精神慰藉屏窒/屏气凝神
C.饿殍/浮光掠影诳语/逛大街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A.别(jiàn) 涩(huì) 铁栏(zhà)? 浑身数(xiè) B.手(pá) 声(zī) 稀泥(hé) 步履跚(pán) C.养(xù) 寒(jìn)?? 马脚(lòu)心自问(mèn) D.顺(suí) 锦(shí) 蒸水(liú) 兵不刃(xuè)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