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题文】
请以下列成语为上联,也用成语写出下联。结构要相对,意义大体要相合,平仄不要求。
⑴塞翁失马, 。
⑵雪中送炭, 。
⑶破釜沉舟, 。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⑴叶公好龙,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完璧归赵,愚公
本题解析:【解析】考查仿用、选用、变换句式。该考点一般不单独考查,往往与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和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综合考查,甚至与修辞手法放在一起考查。对联要符合其四大特征(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语义连贯或相对,平仄相谐),其中“平仄”对考生不作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这座铜像,是由巴金等著名作家倡议国内外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30万元铸成的。
B.中国强烈要求所有核武器国家及早谈判,缔结一项无条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及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C.第16届广州亚运会开幕之夜,灯火辉煌的海心沙广场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令所有的现场观众无不为之欢欣鼓舞。
D.许多人称汤显祖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的戏剧创作同样取得了伟大成就,还有两人都是逝世于公元1616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条约”。C.搭配不当。“上演”与“视听盛宴”不能搭配。可将“视听盛宴”改为“文艺晚会”。D.成分赘余,应删去“的原因”或“因为”。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大学生选择网络阅读的方式。下表是对在校大学生使用网络阅读载体和可接受网络阅读费用的调查。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概括出一条结论(不出现数字):(6分)
<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网络阅读载体调查
| 可接受网络阅读费用调查
|
网络阅读载体
| 比例
| 阅读费用?
| 比例
|
电脑、手机
| 93%?
| 免费??
| 76%
|
IPAD或电子书
| 3%
| 1~5元/月
| 23%
|
其他
| 4%
| 5~10元/月
| 1%
结论:???????????????????????????????????????????????????????????????????? ?????????????????????????????????????????????????????????????????????????。
参考答案:结论:电脑和手机是大学生进行网络阅读的主要载体(电脑和手机是
本题解析:仔细阅读表格中的数据。可见电脑手机比例较高,相对其他则少。免费较高,其他则少。概括这些可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这篇文章实际上是谈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为什么把“说‘木叶’”作为标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标题定为“说‘木叶’”,就可以把古诗中的意象“木叶”作为论题,围绕它展开全文。 B.作者先排除古代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探寻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蕴含有落叶的因素,最后从中得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并加以阐发。 C.从现象谈到本质,从个别谈到一般,从具体谈到抽象,既深入浅出地阐发了理论,又易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 D.如果把题目定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也无不可。因为作者考虑到读者是中学生,力求写得浅显易懂,深入浅出,所以采用这个标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作者写本文时并未想到它被收入课本,也不是专为中学生写的。
本题难度:简单
5、改错题 找出下面文段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徜徉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那巍峨的碑体、优美的轮廓、饰有卷云与垂幔的碑顶,无一不让人顿生瞻仰、思念之情。这座纪念碑是由杰出建筑学家梁思成主持设计的。????这一点,想必尽人皆知,对于他的助手、当代中国建筑大师吴良镛也参与了有关设计方案的讨论,或许鲜为人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第一处:“顿生瞻仰、思念之情”??改为“顿生敬仰、思念之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