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十)
2017-01-16 13:00:5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根据下面表格显示的内容,将表后文段的空缺处补充完整。要求,语言连贯、简洁,不得出现数字。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率不但远高于美、英等发达国家,(1)________________。然而,我国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发展支出方面还存在欠缺。例如教育、卫生、社保等基本公共事业支出占GDP的比例,就与经济的高速增长不相协调,(2)________________,甚至低于经济落后于我们的印度。因此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将(3)________________,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缔造“幸福中国”。


参考答案:(1)而且高于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
(2)这一比例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
B.整个8月份,南京人比平时少吸了3764吨PM10和1750吨的PM2.5,下降比例达到44%和36%。青奥会的实践证明,对空气污染预先预测,提前采取应急措施,的确会对空气恶化起到缓解作用。
C.这一次媒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如果社会的根本问题解决不了,谁又敢保证乞讨儿童这样的悲剧不会再次上演呢?
D.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两家运营商竞争愈演愈烈,为抢占市场,击败对手,一家投入lO亿元用于奖励使用其软件的出租车司机和乘客。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需明确病句的常见六种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多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然后依次分析各句的特点,看其有无症状,是哪种语病,并加以分析即可。A搭配不当,应删去“问题”,或把“成熟”换为“解决”;B“预先预测”重复;D“一家”有歧义,表意不明。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题文】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序号)(4分)
①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天职是治病救人,这是共识。
②当然,不可否认这其中确有因医疗不当或过错造成的非正常死亡,医院和医护人员对此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换句话说,患者或其家属依法维权,是法律赋予的权利。
④因为,“过度维权”是刺向医患关系的一把尖刀,既伤人又伤己,其结果只能是“双输”,而不可能是“双赢”。   
⑤但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患者及其家属一定要依法理性维权,不可抛开法律而“过度维权”和“过 激维权”。
⑥但面对千差万别的疾病和人类医疗技术的局限,也注定了在许多情况下医院和医护人员并无回天之力。


参考答案: 【答案】 ①⑥②③⑤④(有错即不给分)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1.整体感知所给语段,仔细找准总领语句。有的排序题,整个语段会有一个起总领作用的中心句。考生首先应对试题所提供的所有句子作一个整体浏览,粗步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深入局部,仔细审察,找出能够总领语段的中心句。2.语段要形成清晰的思路,语段内部有一个合理的句序。一个思路严谨的语段,其内容必有内在合理的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等)和事理顺序(由小到大、由虚到实、由轻到重、由主到次、由总到分、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辩论双方唇枪舌箭,针锋相对,相持不下,后来正方二辩出其不意地抛出三个有力论据,令反方措手不及,只好甘拜下风。
B.这位专家关于城镇化建设要防止落入“五大陷井”的说法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同,不少人对他的真知灼见竖起了大拇指。
C.在“中国情结”绘画大奖赛中,作品《瑞雪兆丰年》创造性地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最终拔得头筹。
D.每次登陆电子邮箱、微博或使用银行卡、会员卡时都须输入密码,而不同的密码容易混淆,这给人们平添了许多烦恼。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唇枪舌箭(剑)? B.陷井(阱)? D.登陆(录)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的能力,主要考查音同形异字。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中国好声音”节目中呈现的向上、向善、向美的价值取向,导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通力合作、共同拼搏的和睦关系,十分契合中国人的时代情绪和传统文化。
B.西湖国际烟花大会两发烟花改变轨道窜入观众台,导致多人死伤,引发劳民伤财的指责,民众呼吁停办的话题又成为舆论热点。
C.如果出现恶性的心率失常,导致突发性猝死,一般都是心源性猝死,必须由专业的专科医护人员进行急救,但能够抢救过来的机率依然非常低。
D.“元芳,你怎么看?”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主人公的这句追问近来走红网络,成为公众表达诉求和置疑的经典句式。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在舆论监督下工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B项窜入—蹿入。C项机率—几率。D项置疑—质疑。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