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1-16 13:28:1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绍重黎之后,使复之(掌管) 皇览余初度兮(思量)
B.使辙交驰(恰逢) 故述往事,来者(思念)
C.禹为人敏给勤(能够) 二世使使者斩以(示众)
D.之空言而不敢辞(遭受) 广腾而上胡儿马(霎时)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唐太宗面试程名振
(贞观十八年)上闻洺州刺史程名振善用兵,召问方略,嘉其才敏,劳勉①之,曰:“卿有将相之器,朕方将任使。”名振失②不拜谢,上试责怒,以观其所为。曰:“山东鄙③夫,得一刺史,以为富贵极邪!敢于天子之侧,言语粗疏;又复不拜!”名振谢曰:“疏野之臣,未尝亲奉圣问,适方心思④所对。故忘拜耳。”举止自若,应对愈明辩。上乃叹曰:“房玄龄处朕左右二十余年,毎见朕谴责余人,颜色无主。名振平生未尝见朕,朕一旦责之,曾无震慑,辞理不失⑤,真奇士也!”即日拜右骁衞将军。
【注释】①勉:鼓励,勉励。②失:失礼。③鄙:见识浅陋。④心思:心想。⑤失:差错。⑥拜:以礼授官。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嘉其才敏,劳勉之
(2)名振谢曰
(3)适方心思所对
(4)毎见朕谴责余人
小题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山东鄙夫,得一刺史,以为富贵极邪!
(2)名振平生未尝见朕,朕一旦责之,曾无震慑,辞理不失,真奇士也!
小题3:重用人才,当然要考察。唐太宗是怎样考察程名振的呢?



3、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少不修细行,驰骋田猎,纵情肆欲,州曲患之,称为“三害”之一。后经陆云点化,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期年,州府交辟。
吴亡,入洛,稍迁新平太守。抚和戎狄,叛羌归附,雍土美之。转广汉太守。郡多滞讼,有经三十年而不决者,处详其枉直,一朝决遣。以母老罢归。寻除楚内史,未之官,征拜散骑常侍。处曰:“古人辞大不辞小。”乃先之楚。而郡既经丧乱,新旧杂居,风俗未一,处敦以教义,又检尸骸无主及白骨在野收葬之,然始就征,远近称叹。
及居近侍,多所规讽。迁御史中丞,凡所纠劾,不避宠戚。梁王肜违法,处深文案之。及氐人齐万年反,朝臣恶处强直,皆曰:“处,吴之名将子也,忠烈果毅。”乃使隶夏侯骏西征。伏波将军孙秀知其将死,谓之曰:“卿有老母,可以此辞也。”处曰:“忠孝之道,安得两全!既辞亲事君,父母复安得而子乎?今日是我死所也。”万年闻之,曰:“周府君昔临新平,我知其为人,才兼文武,若专断而来,不可当也。如受制于人,此成擒耳。”既而梁王肜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处知肜不平,必当陷己,自以人臣尽节,不宜辞惮,乃悲慨即路,志不生还。中书令陈准知肜将逞宿憾,乃言于朝曰:“骏及梁王皆是贵戚,非将率之才,进不求名,退不畏咎。周处吴人,忠勇果劲,有怨无援,将必丧身。宜诏孟观以精兵万人,为处前锋,必能殄寇。不然,肜当使处先驱,其败必也。”朝廷不从。时贼屯梁山,有众七万,而骏逼处以五千兵击之。处曰:“军无后继,必至覆败,虽在亡身,为国取耻。”肜复命处进讨,乃与振威将军卢播、雍州刺史解系攻万年于六陌。将战,处军人未食,肜促令速进,而绝其后继。处知必败,自旦及暮,斩首万计。弦绝矢尽,播、系不救。左右劝退,处按剑曰:“此是吾效节授命之日,何退之为!今诸军负信,势必不振。我为大臣,以身殉国,不亦可乎!”遂力战而没。
——节选自《晋书 列传第二十八 周处》
小题1:下列各项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期年,州府辟交,一齐,都
B.处其枉直,一朝决遣详,审察,审理
C.卿有老母,可以此也辞,辞别,告辞
D.如受制于人,此成擒耳成擒,被擒,就擒
小题2:下列各项,全都直接表明周处“忠勇”的一组是:(???)(3分)
①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②抚和戎狄,叛羌归附,雍土美之?③周处吴人,忠勇果劲?④自旦及暮,斩首万计?⑤军无后继,必至覆败,虽在亡身,为国取耻。?⑥我为大臣,以身殉国,不亦可乎!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小题3:下列各项对文意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年时代的周处,驰骋田猎,纵情肆欲,成为乡里大害,但他本质不坏,一经开导,即朝闻夕改,洗心革面,成为州府征辟的热门人物。
B.周处入晋为官,先是处理边疆民族问题,受到当地称赞;再是处理积年辞讼,一朝决遣,显示才干;后又连连被征召,他辞大不辞小,先安抚教化百姓,然后入朝为官,此行为人称颂。
C.周处做了皇帝近臣,经常劝谏皇帝;他做御史中丞,不避权贵;朝臣们敬重他,说:“处,吴之名将子也,忠烈果毅。”就是对他人品的高度肯定。
D.周处轻生重义,明知身处险境,必遭司马肜挟嫌报复,还是抱定必死决心,慷慨西征;后被夏侯骏逼迫以五千人攻击七万反贼,周处斩首万计,弦绝矢尽也没有后援,最终殉国亡躯。
小题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每句5分)
(1)而郡既经丧乱,新旧杂居,风俗未一,处敦以教义,又检尸骸无主及白骨在野收葬之
(2)忠孝之道,安得两全!既辞亲事君,父母复安得而子乎?今日是我死所也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余曰:①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②风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1.画线句①在这节文字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②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声为什么会是“凄凄切切,呼号愤发”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且于楚(从属二主)/越国以远(把……当作边邑)
B、愿足下虑之(改变)/起不意(突然)
C、诸侯之列(比较)/而燕国陵之耻除矣(被)
D、沛公起厕(去)/杀人如不能(尽)



Tags:高考 语文 文言文阅读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