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杜恕字务伯,太和中为散骑黄门侍郎。恕推诚以质,不治饰,少无名誉。及在朝,不结交援,专心向公。每政有得失,常引纲维以正言,于是侍中辛毗等器重之。
时公卿以下大议损益,恕以为“古之刺史,奉宣六条,以清静为名,威风著称,今可勿令领兵,以专民事。”俄而镇北将军吕昭又领冀州,乃上疏曰:“帝王之道,莫尚乎安民;安民之术,在于丰财。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方今帑藏岁虚而制度岁广,民力岁衰而赋役岁兴,不可谓节用。冀州户口最多,田多垦辟,又有桑枣之饶,国家征求之府,诚不当复任以兵事也。若以北方当须镇守,自可专置大将以镇安之。民不益多,法不益峻。夫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今兗、豫、司、冀亦天下之腹心也。是以愚臣慺慺,实愿四州之牧守,独修务本之业,以堪四支之重。”
时又大议考课之制,以考内外众官。恕以为用不尽其人,虽才且无益,所存非所务,所务非世要。后考课竟不行。
恕在朝八年,其论议亢直,皆此类也。
出为弘农太守,数岁转赵相,以疾去官。起家为河东太守,岁余,迁淮北都督护军,复以疾去。恕所在,务存大体而已,其树惠爱,益得百姓欢心。顷之,拜御史中丞。恕在朝廷,以不得当世之和,故屡在外任。复出为幽州刺史,加建威将军,使持节,护乌丸校尉。时征北将军程喜屯蓟,尚书袁侃等戒恕曰:“程申伯处先帝之世,倾田国让于青州。足下今俱杖节,使共屯一城,宜深有以待之。”而恕不以为意。至官未期,有鲜卑大人儿,不由关塞,径将数十骑诣州,州斩所从来小子一人,无表言上。喜于是劾奏恕,下廷尉,当死。以父畿勤事水死,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
初,恕从赵郡还,陈留阮武亦从清河太守征,俱自薄廷尉。谓恕曰:“相君才性可以由公道而持之不厉,器能可以处大官而求之不顺,才学可以述古今而志之不一,此所谓有其才而无其用。今向间暇,可试潜思,成一家言。”在章武,遂著《体论》八节。又著《兴性论》一篇,盖兴于为己也。
四年,卒于徙所。
(《三国志·魏书》卷十六)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
B.独修务本之业,以堪四支之重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C.其树惠爱,益得百姓欢心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D.倾田国让于青州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杜恕“论议亢直”的一组是????????????????????
A.不结交援,专心向公/ 今可勿令领兵,以专民事
B.自可专置大将以镇安之/ 而恕不以为意
C.常引纲维以正言/ 实愿四州之牧守,独修务本之业
D.诚不当复任以兵事也/ 俱自薄廷尉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恕字务伯,为官之后,不喜欢人云亦云,总是根据自己的思考,对朝廷的决策提出独立见解或直言批评,这些做法,得到了君臣上下的肯定。
B.杜恕在一次上书,提出了“帝王之道,没有比安民更崇高的。安民的办法,在于财富的积累;而积累财富,就是致力于农耕并节约用度”的见解
C.当时朝中对官吏考核制度展开大规模的议论,以便考核朝廷内外的官吏,对此,杜恕认为用人而不能让他尽力发挥才能,那么即便有才的人也没有多大用处。
D.杜恕为人豪迈任性,想不到要防备别人,以致受到程喜弹劾而入狱,审理后本应处死,但因为其父为国事勤劳死在水中,得以减刑,被免官为平民。
参考答案:8.
9.C
10.A
本题解析:8.B两个“以”都表示目的关系,可释为“来、用来”(A项上句中的“而”表承接关系,可释为“同时、并且”,下句中的“而”表修饰关系,可不译释;C项上句中的“其”为人称代词,指代杜恕,下句中的“其”为语气副词,表示商榷,可释为“还是”;D项上句中的“于”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释为“在”,下句中的“于”表示比较,可释为“比”)
9. A组首句是对杜恕不结党的肯定,但和“论议亢直”无关;B组下句是说杜恕没有听从袁侃等关于防范程喜的劝告,也和“论议亢直”无关;D组下句是说杜恕等鄙薄“廷尉”这一官职,也和“论议亢直”无关。
10.错在“这些做法,得到了君臣上下的肯定”的表述,根据“恕在朝廷,以不得当世之和,故屡在外任”的原文,可知杜恕的做法,普遍得罪了人。
文言文译文
杜恕字务伯,太和年间(227—232年)任散骑黄门侍郎。杜恕为人诚恳朴质,不善于表现自己,所以从小就没有什么名声。等到在朝中作官,也不结党营私,一心办公事。每当政策有失误,他总是引用纲纪法度来规谏,因此很受侍中辛毗等人的器重。
当时自公卿以下,官吏们都在议论制度的增减,杜恕认为“古代的刺史,奉行宣示朝廷的六条规则,以清净无为为名誉,威风显著,为人称道。现在可以不让刺史掌握兵权,专心去管理民政”。不久,镇北将军吕昭又担任冀州刺史,杜恕便上书说:“帝王之道,没有比安民更崇高的。安民的办法,在于财富的积累;而积累财富,就是致力于农耕并节约用度。当今国库一年比一年空虚,民力一年比一年衰弱,而各种赋税徭役却一年年增加,这不能说是节约开支。(如今)冀州民户人口最多,土地大多已经开垦,又有桑枣等丰厚出产,堪称国家粮仓府库,确实不应当再让刺史兼任领兵之事。与国认为北方必须镇守,自可专门设置大将来镇守安抚。民户并非多多益善,法律也不是越严苛越好。一个国家就如同人的身体,心腹充实了,四肢即使生了病,终究不会有大的妨害。现在兖州、豫州、司州、冀州也是国家的心腹,所以愚臣怀着恳切恭谨的心情,希望四州(兗州、豫州、司州、冀州)的长官,专心地从事根本的事业,来承担四肢的重任。”
当时朝中对官吏考核制度展开大规模的议论,朝廷内外的官吏都要考核。杜恕认为用人而不能让他尽力发挥才能,那么即便有才的人也没有多大用处。保全的不是致力要达到的东西,而所致力的事又不是当前最重要的。
杜恕在朝中八年,议论刚劲率直。
杜恕出任弘农郡大守,几年后转任赵王曹干的辅相,因病离职。又从家里出任河东郡太守,过了一年多,改任淮北都督护军,又因病离职。他在任职的地方,致力于维护国家的大体,树立恩惠仁爱,因此更加得到百姓的爱戴。不久,朝廷任命他为御史中丞。杜恕在朝廷,因为与朝中的官员不和睦,所以,屡次在外面任职。后来又出任幽州刺史,加建威将军的官衔,朝廷让他持节,护乌丸校尉。当时,征北将军程喜在蓟县屯扎,尚书袁侃等人告诫杜恕说:“程喜曾在先帝那一朝任职,在青州排挤了田国让。现在足下拿着朝廷的节杖,让你们共同驻屯在一座城里,应该周密地考虑对策。”但杜恕没有在意。他到官不满一个月,有鲜卑族首领的儿子,带领几十人马。没有经由关口擅自来到州城,州里杀死了其中一名鲜卑人,却没有写表章上报。于是程喜上书弹劾杜恕,杜恕入狱,由廷尉审理,依法判处死罪。因为他父亲杜畿为国事勤劳死在水中,得以减刑,被免官为平民。他迁居章武郡,那一年是嘉平元年(249)。杜恕为人豪迈任性,想不到要防备别人,终于导致这次挫折。
当初杜恕从赵郡还朝,陈留郡的阮武也从清河太守的职位上被征召,两人都鄙薄廷尉。阮武对杜恕说:“我看您的才质性情可以经历公正之道,但把持得不够努力,素质能力可以担任大官但追求不够顺利,才学可以记叙古今但不够专一,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有才而没有得到适当的任用。近来有了空闲,可以深思这个问题,写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杜恕在章武郡,便撰写了《体论》八节,又写出《兴性论》一篇,是为探讨个人修养的。
嘉平四年(253)死在迁移的住所。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翻译下面文言语段
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韩厥俯定其右。
参考答案:见译文
本题解析:
(头天夜里)韩厥梦见父亲子舆对自己说:“明天早晨不要站住兵车的左右两侧。”因此他就在车当中驾车追赶齐侯。邴夏说:“射那个驾车的,他是个君子。”齐侯说:“认为他是君子反而射他,这不合于礼。”射韩厥的车左,车左坠掉在车下;射他的车右,车右倒在车中。綦毋张的兵车坏了,跟着韩厥说:“请允许我搭你的车。”上车后,綦毋张站在兵车的左边和右边,韩厥都用肘撞他,让他站在身后。韩厥低下身子放稳当被射倒的车右。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对加粗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女也不爽(爽快)犹可说也(通“脱”,解脱)
B.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借书满架,偃仰啸歌(悠然安居)
C.枉用相存(依靠)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惜)
D.来吾道夫先路(通“导”,引导)我有亲父兄(父亲、兄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禹锡,字梦得,彭城人。祖云,父溆,仕历州县令佐,世以儒学称。禹锡贞元九年擢进士第,又登宏辞科。禹锡精于古文,善五言诗,今体文章复多才丽。从事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典记室,尤加礼异。从佑入朝,为监察御史。与吏部郎中韦执谊相善。
贞元末,王叔文于东宫用事,后辈务进,多附丽之。禹锡尤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顺宗即位,久疾不任政事,禁中文诰,皆出于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兼崇陵使判官。
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在道,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士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时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曰:“刘禹锡有母,年八十余。今播州西南极远,猿狖所居,人迹罕至。禹锡诚合得罪,然其老母必去不得,则与此子为死别,臣恐伤陛下孝理之风。伏请屈法,稍移近处。”宪宗曰:“夫为人子,每事尤须谨慎,常恐贻亲之忧。今禹锡所坐,更合重于他人,卿岂可以此论之?”度无以对。良久,帝改容而言曰:“朕所言,是责人子之事,然终不欲伤其所亲之心。”乃改授连州刺史。去京师又十余年。连刺数郡。
太和二年,自和州刺史征还,拜主客郎中。禹锡衔前事未已,复作《游玄都观诗》。其前篇有“玄都观里桃千树,总是刘郎去后栽”之句,后篇有“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又到来”之句,人嘉其才而薄其行。
(选自《旧唐书》,有删节)
小题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典记室,尤加礼异典:主管
B.坐贬连州刺史坐:受牵连,犯罪
C.率多禹锡之辞也率:大致,一般
D.禹锡衔前事未已衔:嘴里说着
小题2:下列句子,全部直接表现刘禹锡各方面才能的一组是(3分)??(????)
①禹锡精于古文,善五言诗,今体文章复多才丽
②禹锡尤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
③引禹锡及柳宗元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
④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
⑤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⑥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禹锡首次被贬官,是因为他参与了王叔文改革集团。改革失败,他被贬连州,又改贬到朗州。
B.刘禹锡在被贬朗州十年间,创作了不少民间俚曲。他依照诗人的写法,创作新歌词入民谣,并教人歌唱。
C.刘禹锡因写《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被外放作播州刺史,裴度为之求情,皇帝认同了裴度的说法,念及刘禹锡母子之情,改授连州刺史。
D.刘禹锡因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和《游玄都观诗》,诗中有怨忿之句,人们钦佩刘禹锡的诗才,而不赞赏他的人品。
小题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王叔文于东宫用事,后辈务进,多附丽之。(4分)
(2)夫为人子,每事尤须谨慎,常恐贻亲之忧。(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C
本题解析:
小题1:“衔”不是去“嘴里说着”,而是“心里怀恨”
小题1:②是间接表现?④不是表现其才能,故有②④的都可以排除。
小题1:皇上未认同裴度的说法。
小题1:(1)关键点:用事,务,附丽;(2)关键点:夫,贻,亲。
【参考译文】
刘禹锡,字梦得,彭城人。他的祖父的名字叫云,父亲的名字叫溆,他们都曾经在县里担任县令或者在州里做属官,世代以儒学著称。刘禹锡在贞元九年荣登进士的等第,又荣登宏辞这一科。刘禹锡对古文十分精通,善于作五言诗,他的今体文章不仅写得漂亮,而且颇多才华。他曾经在淮南节度使杜佑的幕府里做事,主要负责登记幕府的一些事情,表现更加谦恭和非同一般。后来他又跟随杜佑进入朝廷,担任监察御史的职务。他与吏部郎中韦执谊相友好。
贞元末年,王叔文在东宫主事,晚辈们力求上进,许多人争相依附他。在这些晚辈中,刘禹锡特别被王叔文了解与夸奖,并且用宰相的标准对待他。唐顺宗即位后,因为长年生病不能处理政事,皇室中的所有文告,都从王叔文那里传出。王叔文还把刘禹锡和柳宗元带入皇宫内院,同他们商量革新的事情,对他们提出的意见没有不听从的。后来,刘禹锡又调任屯田员外郎,参与审判度支盐铁一案,并兼任崇陵使判官。
王叔文的革新失败,刘禹锡也受牵连,被贬为连州刺史。他人还在去连州的途中,又被贬为朗州司马。朗州处于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官员的风气孤陋寡闻,满眼都是不同内地的风俗,要找几个可以同他说话的人也找不到。刘禹锡在朗州的十年间,只能以吟咏古代先贤的文章和诗歌,来陶冶自己的性情。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喜好巫祝的游戏,每当整个宗族击鼓跳舞的时候,一定要唱粗俗的民间小调。刘禹锡有时也会参加到巫祝当中去,他就依照诗人的写法,创造出新鲜的歌词用来教大家唱。所以在武陵的山溪和洞穴之间传唱的乡间小调,有很多歌词就是刘禹锡写的。
元和十年,刘禹锡从武陵被召还京城,宰相(裴度)又想安排他在中枢机构工作。这时刘禹锡写了一首《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句涉及到讽刺朝政的内容,执政的人看了很不高兴,又想把他从京城赶出来,贬为播州刺史。贬刘禹锡的诏书下达,御史中丞裴度启奏道:“刘禹锡有老母亲,年纪已经八十多了。现在那播州处在西南极其偏远的地方,野兽出没,人的踪迹很少到达。刘禹锡确实应该得到处罚,然而他的老母亲一日也离不开他,如果让刘禹锡去播州,那么他的母亲与儿子就是永别了,我担心这样会伤及陛下以孝道治理天下的良好风气。我冒昧地请求陛下你变通一下法令,把他流放到离京城近一点的地方。”宪宗皇帝说:“那些做人家儿子的人,做每件事时特别需要谨慎,常常要担心留给父母亲的忧虑。现在刘禹锡所受到的惩罚,应该比其他人更重一些,你怎么可以这样来替他说话?”裴度无言以对。过了很久,宪宗皇帝变了脸色,说:“我刚才所说的,是责怪那些做人家儿子的人的事情,然而我最终还是不想伤了他们所亲近的人的心。”就改派刘禹锡为连州刺史。离开京城以后的十多年中,刘禹锡又接连在好几个地方做刺史。
太和二年,在和州刺史的任上,被调回京城,授予主客郎中的职务。刘禹锡的心里还记挂着前面写诗遭贬官的事情,又写了一首《游玄都观诗》。他前面写的游玄都观诗中有“玄都观里桃千树,总是刘郎去后栽”这样的句子,后面写的游玄都观诗中有“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又到来”这样的句子,人们看重他在诗歌中流露出的才气,却很看不起他的品行。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②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孔子向季康子提出了哪些“为政”的主张?请综合以上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
?????????????????????????????????????????????????????????????????????????
?????????????????????????????????????????????????????????????????????????????
参考答案:①孔子从“政”字的解释入手,告诉季康子当政者自身品行要端正,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疏通文段内容大意的基础上,从文段中找到孔子和季康子的对话,然后概括出为政的词句即可。如①孔子认为,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即,律人先律己。②“子为政,焉用杀?”可从孔子反对杀人,强调善的角度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