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16 13:36:1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东 坡①
苏 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地貌)。
【小题1】第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全诗中有何作用?(4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4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1分)描绘出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先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及运用的表现手法。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主要景物,如雨、月色;月色清辉照洒在雨洗后的东坡上,自然描绘的是一清明幽静的月夜图,衬托了诗人精神境界。从下文作者叙述来看,第一句在全诗中起着铺垫作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是属于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铿然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列问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1)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蕴涵了诗人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完成习题题。(11分)
春归?唐庚 ①
东风定何物?所至辄苍然。小市②花间合,孤城③柳外圆。
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注】①唐庚:北宋诗人。宋徽宗年间,被贬逐到惠州(今属广州)②小市:指当地经营鱼、盐、酒、茶的集市。③孤城:指诗人被贬之地惠州城。
(1)首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答:??????????????????????????????????????????????????????????????????
??????????????????????????????????????????????????????????????????????
(2)全诗在整体上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答:??????????????????????????????????????????????????????????????????
??????????????????????????????????????????????????????????????????????


参考答案:(1) 点题,交代季节。题目是春归,首联“春风”“苍然”照应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2——23题。(6分)
村 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所 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解:(1)陂:水岸。(2)寒漪:水的波纹。⑶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22.两首诗表现的时间有所不同,《村晚》在?????,《所见》在???????。(2分)
23.两首诗歌均着眼于牧童形象的塑造。人物形象的塑造贵在讲究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村晚》一诗,前两句着眼在写景,借助于“草”“水”“山”“落日”等意象,创设出了水草肥美、生机勃勃的美好生活背景;后两句写人,通过“横”“吹”二字写出了牧童归家的举止神态。这样由景到人,把天真活泼,闲适散逸的牧童形象刻画的活灵活现。
《所见》一诗,????????????????????????????????????????????????????????????
??????????????????????????????????????????????????????????????????????????
????????????????????????????????????????????????????????????????。(4分)


参考答案:22.傍晚;中午前后。(2分。每个1分)
23.前两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一枝安:出自《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句。
(1)小题1:从内容上看,诗歌是怎样表现“独宿”的特点的。(4分)
?????????????????????????????????????????????????????????????????????????????
?????????????????????????????????????????????????????????????????????????????
(2)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本题解析:小题1:首联写“独宿”的环境,通过“清秋”“井梧”“蜡炬”等景物的勾画,渲染了凄清寒冷的氛围。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长夜角声悲凉,月色无限美好,但无人共赏,独宿不寐,表现了诗人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颈联和尾联直接抒发了诗人“独宿”时对国事的担忧和对家乡亲人的牵挂之情,并表明自己不愿在幕府中暂且得安的漂泊苦闷之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