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常见题型》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三)
2017-01-16 13:54:5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盲人在马路边,我紧走几步搀扶他过了人行道。“你上哪儿?我送你去吧。”那天我的心情很好。盲人笑了笑:“不麻烦了,你送我一程,可你不能送我一辈子呀!”他轻点木棍,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
  遇到困境,总是环顾左右、希望别人拉一把的人,可能会较快地逃离暂时的不幸,但人生还有无数的困境仍在不远的前方等待着,他们一旦失去外界的援助,大多会在困境中不能自拔,甚至自甘堕落。而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注定要靠我们自己一步步走过去。没有谁能做你永远的救星,即使是我们最亲近的父母。?
  请以“做自己的救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新德中学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捐款献爱心活动。活动结束后,
学校政教处将参加捐款的学生名单,按其捐款数量的多少依次排列,张榜公布,此举在师生中引起了争论。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 请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3、写作题  阅渎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古兰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人们听说有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一天,有人找到这位大师,求他当面表演一下。大师在一座山的对面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面,然后说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师微微一笑说:“事实上,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移山大法,唯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阅读上述材料,根据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唐代诗人王湾的名句。诗句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诗句在描绘大江日出的壮美意境中,形象地昭示出新、旧事物更替的客观辩证之理。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①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 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③ 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5、写作题  写作(60分)
1968年,在墨西哥奥运会的百米赛道上,美国选手吉姆.海因斯撞线后,指示灯立刻显示出9.95秒的字样,全场轰动,还因斯也摊开了双手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话:“上帝啊,那扇门原来是虚掩着!”海因斯又继续说:“自欧文斯1936年创造的10.3秒的百米赛记录后,医学界的权威们断言,人类的肌肉纤维所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10秒。大家相信这一说法,但我想,即使无法突破10秒,我也应该在10.01秒的成绩。于是,我每天都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跑50公里。当我在墨西哥奥运会上看到自己9.95秒的成绩后,我惊呆了,原来10秒的门不是紧锁的,他是虚掩的。
面对权威的断言,海因斯没有被所谓的运动极限吓倒,仍然坚持每天以自己的最快的速度跑50公里,轻松地跨进了成功的大门。由此看来,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敢于抱着巨大的勇气去挑战权威,去真实地付出,就会发现许多门都是虚掩着的,尤其是成功之门。而我们大多数人却是在门外逗留,或是绕道而行。
结合上述材料,你对于这道“虚掩的门”有何所见所思所感?结合你自己的理解,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不少于800字。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