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盲人在马路边,我紧走几步搀扶他过了人行道。“你上哪儿?我送你去吧。”那天我的心情很好。盲人笑了笑:“不麻烦了,你送我一程,可你不能送我一辈子呀!”他轻点木棍,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
遇到困境,总是环顾左右、希望别人拉一把的人,可能会较快地逃离暂时的不幸,但人生还有无数的困境仍在不远的前方等待着,他们一旦失去外界的援助,大多会在困境中不能自拔,甚至自甘堕落。而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注定要靠我们自己一步步走过去。没有谁能做你永远的救星,即使是我们最亲近的父母。?
请以“做自己的救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新德中学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捐款献爱心活动。活动结束后,
学校政教处将参加捐款的学生名单,按其捐款数量的多少依次排列,张榜公布,此举在师生中引起了争论。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 请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提示:首先,要注意材料中的“争论”两字,既是“争论”,就必然有赞同有反对,
赞同者可以从宏扬正气,鼓励乐善好施等方面进行主意。反对者可从捐款必须是自觉
自愿的,捐款要量力而行、不能攀比。捐款不能有虚荣心等方面进行思考。其次,进
一步思考捐款献爱心活动遭遇尴尬的原因,是该项活动所采用的方法有背离爱心初衷
的嫌疑,由此引申开去,可以从目的与结果的关系方面进行探讨。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渎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古兰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人们听说有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一天,有人找到这位大师,求他当面表演一下。大师在一座山的对面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面,然后说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师微微一笑说:“事实上,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移山大法,唯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阅读上述材料,根据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学会变通
种子落在了土里,长成了树苗,就不能随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或者挫折,让我们不知所措。我们在头撞南墙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看看,也许你会从另一面看到成功或教训。我们不能决定风的方向,但我们能改变帆的方向;我们不能选择命运的长度,却可以增加命运的宽度。
写“事情的难易与方法的变通”这个话题时,应当注意,事情的“难”与“易”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相对于做事的方法而言的。方向对、方法巧妙,则事情容易;反之,则事情难。因此,关注的重心应当是“方法的变通”,不要只是抓住事情本身的难易展开。可以小到学习、生活,大到社会、国家,从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唐代诗人王湾的名句。诗句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诗句在描绘大江日出的壮美意境中,形象地昭示出新、旧事物更替的客观辩证之理。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①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 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③ 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写作(60分)
1968年,在墨西哥奥运会的百米赛道上,美国选手吉姆.海因斯撞线后,指示灯立刻显示出9.95秒的字样,全场轰动,还因斯也摊开了双手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话:“上帝啊,那扇门原来是虚掩着!”海因斯又继续说:“自欧文斯1936年创造的10.3秒的百米赛记录后,医学界的权威们断言,人类的肌肉纤维所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10秒。大家相信这一说法,但我想,即使无法突破10秒,我也应该在10.01秒的成绩。于是,我每天都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跑50公里。当我在墨西哥奥运会上看到自己9.95秒的成绩后,我惊呆了,原来10秒的门不是紧锁的,他是虚掩的。
面对权威的断言,海因斯没有被所谓的运动极限吓倒,仍然坚持每天以自己的最快的速度跑50公里,轻松地跨进了成功的大门。由此看来,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敢于抱着巨大的勇气去挑战权威,去真实地付出,就会发现许多门都是虚掩着的,尤其是成功之门。而我们大多数人却是在门外逗留,或是绕道而行。
结合上述材料,你对于这道“虚掩的门”有何所见所思所感?结合你自己的理解,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虚掩的门
身居闹市,看着家家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首先要理解“门”的内涵。门的本义:建筑物的出入口,两个空间的通道。引申义:抽象的门即无形的门,既可指方法技巧规律。如门径窍门等,也可指欲望,情感、境界、思想和心灵如沟通门、理解之门、友谊之门、天堂之门、地狱之门、重生之门等;还可指还可指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如儒门、佛门等。其次要理解“虚掩”,暗含着一个逻辑:原来以为是关着的,或许看上去关着的。所以以为门隔断了空间,分割了世界。“虚掩的门”实写门的话,重在表现为别人虚掩的一道“门”背后的信任、关心等,重在表现一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