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古诗文填空。
小题1:________________,三岁食贫。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小题2: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_。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小题3:________________,谁怕?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小题4:披绣闼,俯雕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5:歌台暖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参考答案:
小题1:自我徂尔?渐车帷裳
小题2:孤舟一系故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易错字:
小题1:徂,渐,帷,裳;
小题2:园,砧;
小题3:芒,蓑;
小题4:旷,盈,纡,骇,瞩;
小题5:融。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①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 ,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①横塘:古塘名,在今南京城南秦淮河南岸。
小题1:一、二句表现了雨怎样的特点?(2分)
答:??????????????????????????????????????????????????????????????????????????
小题2:简析三、四句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并指出它暗示了一个什么样的哲理。(4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雨量之大,雨势之猛(急)。
小题2:运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第一句“雨过横塘水满堤”描写“雨量之大”,第二句“乱山高下路东西”表现“雨势之猛(急)”。
小题2:
试题分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雨后福州城南野外的自然风光。笔调轻快,写景如画,是曾巩诗作中的杰出篇章。春雨迅猛,池塘水满,遥望群山,高低不齐,东边西侧,山路崎岖,热热闹闹地开了一阵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开过时了,只见眼前春草萋萋,碧绿一片。诗人通过桃花、李花容易凋谢与小草青色长久相对比,暗示了这样的一个哲理:桃花、李花虽然美丽,生命力却弱小;青草虽然朴素无华,生命力却很强大。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野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小题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形象。(4分)
【小题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野步,意即郊野散步。周密的《野步》诗中描写的是诗人漫步郊野所见到的春日景色。和煦的风吹斜了麦陇的新稻,小青蛙再水洼草根处不停的叫着。多么羡慕那无忧无虑的蝴蝶啊,暂且沉醉在这春风过处的花田草甸吧。诗人漫步田野,目遇翠麦,耳听新蛙,时感东风拂体,早就恨不得醉倒在这暖暖的春风里了。诗的前两句是情感的缘起,后两句是情感的抒发,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清新悠雅的语言风格,描绘了春日野步所得之景,抒发了自己淡然闲适、钟情田园的感情。体现了一个闲来无事,悠游草野的隐士形象。赵翼的《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采莲词
(唐)张 潮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1)两首诗都写了采莲女,但形象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在写人的手法上有哪些异同?请具体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白诗描写的是一位情窦初开(或?“多情”)、腼腆羞涩(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两个小题。 过融上人兰若①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①?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1)?诗的前两句的细节描写耐人寻味,请分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挂僧衣”的细节,一是点明了友人的身份、居处,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