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6 14:05:5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韩剧反映的“泡菜文化”既迎合了一些观众对韩国文化的好奇心理,又让一些观众找到了宣泄的平台,填补了目前社会转型带来的心理空虚和迷茫。
B.唐诗中与长江有关的意象很多,除了含义最为丰富的江水之外,枫林、猿啼、子规、巫山神女等,也是李白、杜甫等诗人笔下极富诗意的意象。
C.近日,在朝鲜不断加强军事威胁的情况下,美国为了履行提供延伸威慑力,向韩国相继派遣了B—52轰炸机、“夏延”号核潜艇、F—22隐形战斗机。
D.他的作品立足于自我感受以及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既充满了年轻人的激情,又有深刻的见解,因而一直都是青年读者备受青睐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填补……迷茫,属于搭配不当;C、属于成分残缺,应在“威慑力”后加“的承诺”。D、不合逻辑,“青年读者备受亲睐的”改为“备受青年读者青睐的”。一般而言,语病类型常有以下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需要掌握的应试技巧有: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等。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其官至孝文时,积功劳至太中大夫
⑵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请罪,不许。


参考答案:(1)他的家迁徙到长安的中戚里,这是因他的姐姐做了美人的缘故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因为艺术须能泯灭实质与形式的分别,而达到这种天衣无缝的境界的只有音乐。
②图画所不能描绘的,语言所不能传达的,音乐往往能曲尽其意。
③它的节奏的起伏,音调的宏纤,往往恰合人心的微妙的变化。
④英国文艺批评学者佩特说过,一切艺术到精微境界都力求逼近音乐。
⑤这个道理是一般美学家所公认的。
⑥叔本华认为音乐是最高的艺术,因为其他艺术只能表现意象世界,而音乐则为意志的外射。

A.⑥②③⑤④①
B.④①⑤⑥②③
C.⑥②③④①⑤
D.④⑤①⑥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④引入话题,①是对④的解释,⑤“这”承前指代,“美学家”引出叔本华,⑥②③重点论述音乐的地位和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不同之处。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篇通讯是《光明日报》记者邵云环在贝尔格莱德已遭北约袭击,并扬言“加大轰炸力度”的日子里写的。
B.对刚劲清新之美的追求可以说是他的理想,他虽然处在正统书家的立场上,却是很鄙薄一些正统书家的妖媚之作。
C.被电话急召而来的妻子栗淑萍见到分别了才四个多月的丈夫时,已经判若两人,走时活蹦乱跳铁塔般的汉子,而今却已经病得变了形,蜷缩在病床上呻吟。
D.为了弥补用水不足,只好将废水回收,开展一水多用和利用井水代替自来水使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成分残缺,应把“并扬言”改为“北约扬言”;C主语不一致;D“开展”缺宾语。)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
①尊严就是使他_________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无可非议??无可厚非)
②刹那间,无数声音_________耳鼓,申述着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想在最后一分钟,挤进我的小筐。(充斥??充满)
③同学们的选择万千气象,绝不雷同,有些简直让人瞠目结舌,比如某男士的“足球”,某女士的“巧克力”,在我就大_________。(不以为重??不以为然)


参考答案:①无可非议????
②充斥????
③不以为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