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水调歌头
林正大
仕宦至卿相,富贵好归乡。高车驷马,都人夹道共瞻望。意气当年尤盛,荣比昔人衣锦,昼锦以名堂①。海内知名士,久矣望馀光。
大丈夫,荣与贵,视寻常。丰功令德,要将尧舜致君王。事业光施社稷,勋烈遍铭彝鼎,此志孰能量。妙语勒金石,千古一欧阳。
注:①昼锦堂是宋代三朝宰相韩琦回乡任相州知州时,在州署后院修建的一座堂舍。欧阳修为其而写《昼锦堂记》。
小题1:请说说词中的“大丈夫”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4分)
小题2:上下两阙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选择其中的两种,结合词中语句具体说明。(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作者笔下的“大丈夫”是一个看淡荣华富贵(“荣
本题解析:
小题1:说说词中的“大丈夫”的形象,由“荣与贵,视寻常”可知是一个看淡荣华富贵,由“丰功令德,要将尧舜致君王”可知致力于辅佐君王,由“事业光施社稷”可知心系国家和百姓,由“勋烈遍铭彝鼎,此志孰能量”可知志存高远。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答出是何种表达技巧每点1分,共2分;有具体、恰当的说明,每点1分,共2分。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经·风雨》,然后回答问题。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①。既见君子,云胡不夷②?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③。既见君子,云胡不瘳④?
风雨如晦,鸡鸣不己。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注】①喈喈(jiē)鸡叫的声音。 ②夷:通“怡”,喜悦。 ③胶胶:鸡叫声。 ④瘳(chōu):病愈。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2)诗人在三章中是如何表现主人公情感变化的?
参考答案:
(1)主要运用赋、兴的手法,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烘
本题解析:1 这首诗写妻子乍见到久别的丈夫时的喜悦心情。在一个风雨大作、天色阴沉的日子里,她的周围除听见鸡叫声外,一切是那么沉寂,那么悲凉。可怕的寂静使她更加怀念阔别的丈夫。谁能想到就在这当儿,丈夫忽然到家了,霎那间她的一切忧愁烦恼,化为乌有,真象大病霍然得到痊愈,高兴得叫她没法说。诗人在三章中用了夷,瘳、喜三个字,便把这个思妇一霎那间感情的起伏变化传达出来了。使我们不能不佩服这位无名诗人“善于言情,又善于即景以抒怀。”
2 这是一首情景描述诗,在一个风雨漂摇,天气很不好的日子,一个人的心情是不太好的,尤其是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采桑子
欧阳修①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
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②。
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注释:①此词是宋神宗熙宁四年作者退居颍州后所作。②金觥:大酒杯。
1、这首词主要运用了那种表现手法,请具体指出并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对比。十年前“月白风清”的顺利处境与眼前的“忧患凋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二题。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勘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寒食:清明前一、二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相传为纪念春秋时贤者介子推。
(1)“他乡寒食远勘悲”一句中“寒食”一词的含义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首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原诗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点明时令,佳节思亲,生发悲情;暗含少食、无食之
本题解析:
下联承上句“寒食”而写到断火。寒食禁火的习俗,相传为的是纪念春秋时贤者介子推。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多外出游春,吃现成食物。野外无烟,空气分外清新,景物尤为鲜丽可爱。这种特殊的节日风物与气氛会给人以新鲜愉快的感受,而对于古代贤者的追思还会更使诗人墨客逸兴遄飞,形于歌咏。历来咏寒食诗就很不少,而此诗作者却发人所未发,由“堪悲”二字,引发出贫居寒食与众不同的感受来。寒食“无烟火”是为纪念子推相沿而成的风俗,而贫居“无烟火”却是为生活所迫的结果。对于富人来说,一朝“断炊”,意味着佳节的快乐;而对于贫家来说,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独坐(节选) 夜 深
唐 王维 宋 周弼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4分)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 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