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1-16 14:12: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相见欢       朱敦儒①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 ②倩:请,让。
【小题1】词的上片是通过哪些景色描写来营造意境的?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著名抗金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用以再现扬州烽火硝烟的场景。同样提及“扬州”,朱敦儒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请结合下片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词人独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寒秋凄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在读懂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在上片诗句中筛选所描写的景色。答题时可先叙述诗句内容,再回答所写景色。至于“作用”,则应主要从市局所描绘的画面和所抒发的感情方面入手分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要注意题干关于扬州的提示,在这里,“扬州”是沦丧国土的代名词,含有收复失地的思想。答题时要紧扣题中“如何抒发内心情感”一语,结合下片诗句内容分析。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


本题难度:困难



2、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山 雨(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小题1】作者是怎样描写“山雨”的,请简要赏析。(5分)
【小题2】这首诗写景与叙事、抒情相结合,在写景之中,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主要抒发了一种什么情感?语言具有怎样的风格特点?请概括回答(6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①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答烘托、虚写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永嘉四灵都喜欢描写山水形胜,又善于捕捉生活中一两件小事,用轻动灵快的笔墨描写出来,惹人喜爱。这首小诗,写夏天山中夜雨,全用虚写,道人所未道,正是四灵诗中的妙作,在趣味上颇类杨万里的绝句。
前两句写山间的夜晚,星月皎洁,无云无雷,紧扣一个“晴”字下笔。这是写雨前之景。后两句,以“平明”二字与上文的“夜”字相照应,以“忽见溪流急”与上文的“星月白”,“ 亦无云气亦无雷”相照应,而“溪流急”又与“他山落雨来”互为因果,前者为果,后者为因。这是写雨后之景。显然,此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边烽不过秦”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梅花  (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小题1:上阕吟咏的对象是什么?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小题2:请具体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小题1:梅花。开放时间——未到春天;形态特点——有雪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好事近 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1)全词四句,第一句“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三、四句在抒情方面具有怎样的艺术特色?请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表现了词人对官场红尘的否定和鄙视,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