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6 14:27:0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横亘戮力提纲挈领陨身不恤
B.坍塌撕杀睚眦必报不胫而走
C.凄婉沉疴意兴阑珊寥若晨星
D.凋敝喋血委曲求全嗔目结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别错别字的能力。汉字书写是随词义的确定而确定的,有些词语有出处,有些词语是约定俗成的,有的语素有特定含意,不能乱写,平时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辨别和积累。A.殒身不恤 B.厮杀 D.瞠目结舌。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人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云南有着美丽的风景,山清水秀,月色朦胧;风摇叶展,山路___________;九转十八??盘,山雨雾中行。??
②“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却又是遭受劫难最多的城市,可是长期的冲突并没有使其失去迷人的魅力,___________使旅游者望而却步。??
③互联网并非___________、整齐划一的技术革命的产物,而是在各种混乱、争论和复杂的利益纠葛中发展成今天的规模。正是一个个小的草根网络,最终汇集成一个不可逆转的大潮流。??
A.曼延??进而????自上而下??
B.蔓延??从而??一呼百应??
C.曼延??进而??一呼百应??
D.蔓延??从而????自上而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站在政治的立场,我们曾批评过孟子的义利之辨,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他把一个属于道德的原则,予以扩大并越位地运用了
②义利之辨不仅是保住人格的一道防线
③那是因为
④站在道德的立场
⑤而且是辨识知识分子和非知识分子的一个标准
A.④①③②⑤
B.③②⑤④①
C.③①④②⑤
D.④②⑤③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眩耀没精打采遐想永保青春参差斑驳
B.琐屑谬种流传俯瞰仓皇失措杀一儆百
C.溯风羽扇纶巾怪僻芸芸众生怏怏不乐
D.瞻望改弦更章福祉嫉恶如仇裨官野史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A、眩—炫,保—葆,C、溯—朔,D、章—张,裨—稗)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他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B.屈原,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创作了一种新诗体--楚辞。《楚辞》收集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阮籍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
C.《湘夫人》选自屈原的《九歌》,是湘水男神和女神互相表达思慕之词。诗中多用香洁之物来表现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D.《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鲍照拟作18首,歌咏人世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他的诗对唐代作家颇有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是宋玉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