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十)
2017-01-16 14:35:1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 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宇文新州之懿范
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C.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D.都督阎公之雅望


参考答案:【答案】
C


本题解析:【解析】
介宾结构后置句,ABD三项都是定语后置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题文】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影视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虽为舆论所      ,但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可以轻易找到借口,开脱责任。
②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      道德规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
③学好语文不仅需要扎实的语言知识功底,而且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还需要认真思考,反复      的良好思维习惯。

A.不齿遵守捉摸
B.不耻遵循捉摸

C.不齿遵循琢磨
D.不耻遵守琢磨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不耻”是“不以为耻”;“不齿”是“看不上、瞧不起”,表鄙视,合乎语境。“遵守”指不违背,与标准保持一致;“遵循”强调遵守并依循着办,与“规律”搭配。“捉摸”是“猜测、预料”义,多用于否定,如“难以捉摸”“捉摸不定”,没有“反复思考”义;而“琢磨”正是该义,合乎语境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伫(zhù)立媲(bǐ)美蕴藉(jí) 彪炳(bǐng)日月
B弦(xián)诵溽(rù)热尸骸(hái) 矫(jiǎo)揉造作
C发酵(xiào) 畸(jī)变惬(qiè)意殒(yǔn)身不恤
D酝酿(niàng) 札(zhā)记梦魇(yǎn) 哗(huá)众取宠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A中“媲”pì,蕴藉jiè;C中“酵”jiào;D中“札”zhá)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荔枝是亚热带果树宋徽宗时,从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B.想到今天是你十八岁生日,我有一份“孩子长大”了的欣慰;也有一份似水流年的迷惘。
C.他们要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
D.曾有人问我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我的回答是:尊重他人,亲疏随缘,这个回答基本上概括了我对待友谊的态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中分号改为逗号,C项第一个逗号改为问号,D项将“亲疏随缘”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当我在一个白夜从易卜生的故乡斯凯恩返回奥斯陆的时候,沿途那幽深的有野鹿出没的森林里,那起伏着绿色的松涛的山谷里,到处都响着娜拉出走时的关门声。
B.文学经典是历史的回声,是审美体验的延伸,也是后代作家超越自我的精神刻度,作家只有在与经典大师的竞争中,才能拓展文学的想象空间,为未来提供崭新的审美体验。
C.三峡围堰爆破使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数码雷管,每个雷管都有唯一的编号,就像我们的身份证有自己的号码一样,而且人们还能像给手机设定闹铃那样,给每个雷管单独设定起爆时间。
D.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从对外国史学的一般性介绍走向研究和判断的层面,从而为中外史学家的真正对话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序列训练》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