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1-16 14:37:5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将序号按语意连贯的要求填入下列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乘船在两岸夹山的漓江上航行,最能让人感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船舷外,?????????????。????????????????????????????????????。面对这一幅幅彩墨画,你不能不叹服诗人诗句的贴切:桂林的山啊漓江的水,情一般深啊梦一样美……
①山色虽无幽深,但青葱明丽:山石层层累累,刀劈斧削,触目是造化形成的溶洞
②江水穿峰过岩,曲曲折折,仿佛银河化为了大地上的飘带
③江峰临江陡起,谈不上海拔,但气势依然雄险;峰峦相连,蜿蜒形成一道道优美的曲线
④江面弥望中一抹抹深深的碧色,使人心醉;近处的江水却又清澈见底,荡人心胸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2、单选题  依然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 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 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能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 它是中华民族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 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 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①②④⑥⑤①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③②⑥①⑤



3、语言运用题  【题文】批注是一种很实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请参考示例,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对所摘内容进行批注。(4分)
示例:
<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读书批注卡

作者 苏轼  
内容: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只有仔细研读,深入思考,才能品出其中意蕴。

 
<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读书批注卡

作者 张潮  
内容: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
                               
                               



4、阅读题  填空,补充下列名句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①?,?②?”。
(2)面对楚王的昏聩,屈原在《离骚》中大声疾呼:“?③?,何不改乎此度也?”西汉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记载此事为:“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④?,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3)房龙是20世纪?⑤?(国别)著名的学者,代表作《宽容》及其“序言”享誉世界。
(4)别里科夫、格里高尔、弗拉基米尔依次是外国文学作品《装在套子里的人》《?⑥?》《等待戈多》中的主人公。



5、单选题  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
B.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惧
D.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夫晋,何厌之有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考..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