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送友人出塞
吴伟业
? 此去流人路几千,长虹亭外草连天。
不知黑水西风雪,可有江南问渡船? 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试分析“长虹亭外草连天”一句蕴含怎样的“情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对诗歌最后两句做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答:然神伤的诗人眼前,猛然展出长虹古亭的外面荒草连接远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年作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①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②,从今又几年。
注:①岭:指五岭。作者当时调任潘州南巴,过此岭。②长沙傅:贾谊曾受谗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1)从全诗看,诗人“潸然”泪下的原因有哪些?
(2)颈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年事已高,却位居人下;新年已到,却独处天涯。(每点两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11分)
螺川早发
王猷定(清)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远梦,短棹拨残星。
露湿鸥衣白,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螺川即螺山,形状似螺,在江西吉安县北十里,南临赣江。
小题1:这是一首写离别之情的诗歌,最后一句作者不写自己孤单,不写孤舟,而说螺山似孤亭,请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6分)
小题2: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你选择其中一种结合诗歌内容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孤亭”形象地勾画出螺山之形,补写了螺川近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已经说明了诗歌主旨是首写离别之情,答此题注意“孤”“亭”的分别内涵与作用。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此题的手法有融情于景、虚实相生,选择其中一种结合诗歌内容加以说明即可。
【赏析】
首联:写月落时分,群山披上晓色,山野空旷,遥闻城楼上的鼓角鸣声划破夜空又呈现清晨的宁静。写欲发未发时的螺川风光一切是那么恬静,那么自然,含蓄地为下文写离情别意打下基础。
颔联:那长流不断的赣江水,仿佛是要将自己从一个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村 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本诗中作者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在写景上极有特色,请从表达技巧角度任选两个方面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宁静闲适的暮春晚村图景,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的田园生活赞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南乡子·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小题1:“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一句意蕴深厚,试做赏析。(5分)
小题2:词的下片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运用拟人和衬托的手法,(1分)以客观无知之塔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起首两句写词人对陈襄的离去特别恋恋不舍,一送再送,直到回头不见城中的人影,而那临平山上亭亭伫立的高塔似乎翘首西望,不忍郡守的调离。这种从眼前实景落笔而展衍开去与由景入情的写法,不仅使人感到亲切,而且增加了作品的深度。接下来三句写临平山上的塔,仍就眼前景物落笔,实则是以客观的无知之物,衬托词人主观之情。“谁似”二字,既意喻词人不像亭亭耸立的塔,能目送友人远去而深感遗憾,又反映了词人不像塔那样无动于衷地迎客西来复送客远去,而为友人的离去陷入深深的哀伤之中;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迎友人来杭又送友人离去的实际。
点评:鉴赏诗歌的语言,要将诗歌的语言散文化,涉及到表现手法的要点出来,这些表现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也要说清楚。
小题2:试题分析:下片写词人归途中因思念友人而夜不成眠。晚风凄清,枕上初寒,残灯斜照,微光闪烁,这些意象的组接,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烘托了作者的凄凉孤寂心境。末句“秋雨晴时泪不晴”,用两个“晴”字把雨和泪联系起来,比喻贴切而新颖,加强了作者思念之苦的表现,读来叩人心扉,令人叹婉不已。
点评:鉴赏诗歌的意境,其实就是将诗文中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意象一一找出来,然后看这些意象组成了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