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矛盾的心理?
早寒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参考答案:
①这首诗描绘了落木萧萧,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寒气
本题解析: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句是写景。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处身于这种环境中,很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绪。
这是一种“兴”起的手法,诗很自然地进入第二联。作者面对眼前景物,思乡之情,不免油然而生。“隔”字,已透露出思乡之情。作者家住襄阳,古属楚国,故诗中称“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前3题计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3)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李白《蜀道难》)
(4)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参考答案:(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1.《戏问花门酒家翁》勾画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吗,请做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你能另举几句具有这样特点的诗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画面:诗人蓦然领略了道旁榆钱初绽的春色和亲见老人安然沽酒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8分)
饮酒(其四)
陶渊明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①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注】①翮:鸟的翅膀。
小题1:陶渊明,??????(朝代)著名诗人,世称靖节先生。(1分)
小题2: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叠词“栖栖”“夜夜”“依依”写出离群之鸟日夜无所归依的恓惶。
B.前六句写鸟的失意与后六句写鸟遇到松树的境况构成鲜明的对照。
C.“值”通“植”,写诗人心生怜悯,手植松树让离群之鸟来此栖息。
D.离群之鸟将临风不凋的松树作为托身之地,愿与之相守,不再分离。
小题3:《归去来兮辞》中有写“鸟”和“松”的句子:“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试分析其在写法上与本诗的主要区别。(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东晋。
小题1:C
小题1:都运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
小题1:恰巧碰到一株孤生松的时候,失群鸟从这孤生松上认出了自己,或者说找到了知音。
小题1:有相同点,鸟都是倦的累的,来形容自己的心境,但修辞手法不同,诗歌内容也不同,但表达的情感相同。
附赏析:饮酒诗二十首其四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 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晨。 远去何所依。因值孤生松。 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 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 千载不相违。 失群的鸟不得已成为了个体,所以它要寻找,在寻找中悲鸣,这寻找的飞翔是孤独的。这鸟是一种动。在经过了一场漫长的寻找,恰巧碰到一株孤生松的时候,失群鸟从这孤生松上认出了自己,或者说找到了知音。有了知音。孤生松是一种静。人在社会的大风之中,动荡无已,何以安宁?草木在自然的大风过后,何能不枯?但在自然和人之间,恰好有这一动一静的两物——失群鸟和孤生松,它们合理地认同在了一起,鸟得以托身,松得以放飞自己静的灵魂,有此相遇,自不相违! 这都是很偶然的,鸟偶然失群,松偶然孤生,但恰是这偶然成就了它们,它们因这偶然超越了集体,互相肯定了完整的个体自我,还拥有了同志般的响应和交流。当然,不用说这两物也都是人的喻体。 这两个意象还有待好好挖掘,一个叫失群鸟,一个叫孤生松。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问题。(8分)
右黄州寒食二首(其一)
苏轼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胭脂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小题1】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卧闻海棠花,泥污胭脂雪”两句。(4分)
【小题2】分析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这两句情景交融,见闻结合,以眼前实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答题时,要注意结合着“卧闻海棠花,泥污胭脂雪”的大意,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其渲染的凄凉景象所烘托的诗人内心的凄苦心境。这两句诗人将情感的表达融于景物的描写中。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着诗歌的写作背景,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来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