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11分)
送别??左纬
骑马出门三月暮,杨花无赖。
客情唯有夜难过,宿处先寻无杜鹃。
小题1:第二句写了什么景物?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
小题2:结句“宿处先寻无杜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一】诗的第二句写了杨花飘飞的景色(答“杨花”亦
本题解析:
【小题一】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杨花无赖”为拟人,“雪漫天”为比喻。
【小题一】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不思其反。(《诗经?氓》)
(2)①长太息以掩涕兮,??????????????。②???????????????,余不忍为此态也。③?????????????,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3)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迢迢牵牛星》)
(4)???????????????,??????????????。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曹植《白马篇》)
(5)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提。?????????????,??????????。(曹植《白马篇》)
(6)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归园田居》)
参考答案:
(1)言笑晏晏信誓旦旦(2)①哀民生之多艰②宁溘死以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问:最后两句采用的是___________的抒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_________
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____________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牙璋”“凤阙”“铁骑”“龙城”采用的都是_______的修辞方法。
参考答案:
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举国上
本题解析: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写得极为豪壮,这是盛唐气象的表现。考生由此并结合标题“从军行”来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对下列诗词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运用了拟人的方法。连蜡烛都在为主人公的离别而伤心,则主人公之离别情可想而知。
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是写羁旅生涯的名句,不用虚字,只将六种事物联缀成可资读者想象的图画,把“早行”的主题表现得很充分。
C.“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瘦”字一般用来形容人,这里用来形容花,自有新意。人比花瘦,更见愁苦之深。
D.“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红”一“绿”,色彩鲜艳。后两句以典型物象表现了春末夏初的美景, 暗含着词人的愉悦情感。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从“流光容易把人抛”可知“暗含着词人的愉悦情感”错。)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列两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舟中二首(其一)①????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小题1: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5分)
小题2: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2分)②将迅猛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三、四句是说风浪迅疾,仿佛万马破空而来,瞬息万变,气势猛烈,有压倒三江五湖之气概。这显然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技巧。
小题2:
试题分析:结合本诗的注解,诗歌的很多意象都有喻指。如在江上的“恶风”“浪”“黄流”,这些都是指作者在生活中遭受到的险恶和打击,表达出一种激愤之情;颈联中的“空荒”“待残更”表明作者的寂寞孤独;尾联中的“今白头”“不尽还家去国情”表明诗人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感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