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小题。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此词以轻巧空灵的笔法、深蕴含蓄的感情,写出了富有概括意义的人生感慨,抒发了叹流年、伤离别的复杂情感。
B.词的上片, “多情”二字,总摄全篇。上片四句,从四个并列的层面,抒发不同的情感,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心情震荡。
C.词的下片,先写不眠,次写惊梦。西风飒飒,桐叶萧萧,月色淡淡,雁声惊梦,作者难以成眠,相思之情更盛。
D.“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全词感情悲凉而不凄厉,风格清丽哀怨,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表达情感,体物写意自然贴切。
小题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①借景抒情。作者在词中借哀
本题解析:
小题1:上片四句,三层抒发,层层推进,一层比一层紧迫。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首先明确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及修辞等,如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等,如拟人、比喻、夸张等。本诗中选用夜月、大雁、高楼等意象,景中含情,用拟人等修辞表达时光易逝,岁月如刀。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的上片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来营造氛围的,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说本词反映了苏轼怎样的心绪和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上片主要通过对月、桐、人声、鸿等事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1、诗中的“柳”的形象有何不同?各自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运用了哪些相同的艺术手法?试着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白诗中的柳是春日之柳,李诗中的柳是秋日之柳。白诗中的“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即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诗到宋代,很讲究炼字炼句。你认为这首诗的颔联哪些字表现了诗人烹字炼句的功夫,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颔联以"纵横""高下"为对,工稳恰切,而且经纬交错,构成了一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赏析。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1)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隋趣是如何表现的。
秦诗之理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诗之情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结句“梦里寻春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秦诗:作者阐发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是自然之理,认为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