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的题。 [双调]折桂·九日①
张可久②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又称“重九”,即我国传统的重阳节。②张可久:字小山,庆元(今浙江鄞州)人。曾任典史等小吏,还做过昆山县的幕僚。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仕途上很不得意。平生好遨游,足迹遍江南各地。晚年居杭州。
1.这首曲子中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是哪一句?让作者产生这一感情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最能表达感情的诗句:倦客思家。
原因:(1)传统节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途中见杏花
吴 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 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 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 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①,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小题1: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或以乐景衬哀情或触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一枝红艳出墙头, 墙外行人正独愁” 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再“简要分析”出情感。
小题1:由前三联可得“惜春之情”,由尾联可知“身世之叹、故国之思”,再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每点2分,其中答出情感给1分,分析给1分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相见欢
朱敦儒①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②。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
②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
⑴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在全词中有哪些作用?(4分)
(2)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具体分析。(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8分)
塞路初晴???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 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①行子:出行的人。
小题1: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景?(4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两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诗歌在颔联中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描绘了雨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由颔联中两个人格化的动词“侵”和“傍”,可以明显看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至于第二问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由分到总,先细述分说相关的各种景象描写,再总结概括整个意境特点。
小题2:
试题分析:这虽是一首边塞诗,但一般的边塞诗总是着重写激烈的战斗,充斥着烟尘烽火和刀光剑影,给人以苍凉、悲壮甚至恐惧之感。这首诗却迥然而异,它以满腔热情,讴歌了边塞初秋时节雨后新晴的明丽风光,使人感到清新、宁静和安谧,洋溢着浓厚的讲情两画意,令人神往,从中寄寓着诗人希望和平的良好愿望。最后两句:“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前一句是紧承第三联。如果说上一联中还隐含着作者对战争的戒备心理的话,那么,经过打听,证实此时确乎停止战争了,作者的戒备心理也就随之消失,不禁欣然于怀了。一个“喜”字,生动地传达出了作者此时的高兴情怀。于是,他悠然地看着三三两两的游骑在草原上打猎,往来驰逐,心情轻松愉快。一个“闲”字,与上句“喜”字相对应,进一步表现了作者的愉快心情。“秋原”二字,又将读者的想象引回到前四句,那雨后初晴的美景,又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并且,在前四句静景的描写上,又增加了动态的游骑。动静结合,使整个草原更富有生气,把景色装点得更加美好。于是,那明丽清爽的画图,愈益清晰地浮现在读者眼前,那悠然绵邈的韵味情致,也令人回味无穷。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晓行南谷①经荒村
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②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注]①南谷,在永州乡下。作者当时被贬官后居于永州。②机心是“心思、计谋”的意思,多指应付利害的人事百端。
(1)赏析诗歌第二联中“覆”“唯”在表达上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作者当时处境,分析诗歌尾联所表达出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一个“覆”字,说明这里树木之多,以至落叶能覆盖溪桥;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