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十)
2017-01-18 00:31:5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恰如其份没精打采宛然
B.按部就班买牍还珠落寞

C.两全其美炉火纯青弥望
D.娇生贯养再接再厉箜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选项中,“恰如其份”应该为“恰如其分”,故排除。B选项中,“买牍还珠”应该为“买椟还珠”,故排除。“娇生贯养”应该为“娇生惯养”,故D排除。C选项全部正确,故入选。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题文】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完成以下题目。(5分)
池馆重新接草堂  宦游西蜀  派开南宋
志复中原   诗继少陵   烟尘誓扫还金阙
更入清风明月    高吟铁马铜驼
上联:                                  下联:                           


参考答案:【答案】上联: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对联考查重点关注词性相对,语意相关,地名对地名,事件对事件。上联末尾以仄声收,下联末尾以平声收。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征订 振聋发聩 食不裹腹 工薪阶层
B.坦露 明火执仗 蛛丝马迹 拭目以待
C.联袂 怨天尤人 蓝天白云 迷天大谎
D.喝彩 察言观色 山清水秀 长年累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题文】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溶瘤病毒”消除肿瘤的全过程,请根据要求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6分)
据有关专家介绍,如果将一种经过基因工程加工的“溶瘤病毒”注射入肿瘤部位,病毒就会成千上万地高速复制,最终撑破肿瘤细胞,肿瘤也就溶解了,但也因此使部分肿瘤细胞进入血液,随着循环系统进入其他部位,从而导致肿瘤的转移。此时,如果对肿瘤病人肿瘤部位加热;人体会大量产生一种叫热休克蛋白的特殊物质:而热休克蛋白可以训练人体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细胞,进而在全身“追杀”肿瘤的残部,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就能达到消除肿瘤的目的。
(1)第一阶段:(不超过15字)                        。
(2)第二阶段:(不超过l5字)                        
(3)第三阶段:(不超过20字)                        


参考答案:【答案】
(1)注射“溶瘤病毒”使肿瘤溶解
(2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压缩语段题型。解答此类题要抓住关键性的句子,然后提炼主要信息,同时关注限制,不要超过规定字数。概括第一阶段可抓住“最终撑破肿瘤细胞,肿瘤也就溶解了”这一结束语,概括第二阶段可抓住“此时,如果对肿瘤病人肿瘤部位加热”这一起领句,概括第三阶段可抓住“进而在全身‘追杀’肿瘤的残部”这一结束语。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题文】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①连词,表顺承关系,“来”;②连词,表转折关系,“却”;③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