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一)
2017-01-18 00:36:5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美丑对照原则即在文艺作品中大量地运用美丽、高尚与丑陋、卑贱的人物或意象作对比,以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反差,使故事情节更为跌宕起伏。请结合《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形象(至少两个),浅谈你对这一原则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言运用题  【题文】一部《史记》,就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化史。从古代文化常识的角度把下面句子中关于称谓的加点词归类(先写出归类称呼,然后写出每一类的序号。)(6分)
(1)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2)而两将之头将献于麾下
(3)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4)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
(5)徒慕之高义也                       (6)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7)燕王私握手,愿结友                  (8)玉斗一双,再拜献大将军足下
(9)小人哉程婴                            (10)必不绝赵祀
(11)之功孰与武安君                     (12)遂成竖子之名
(13)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14)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15)鲰生说我曰                           (16)为大王不取也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小题1:子曰:“志士仁人,???????  ????? 。”(《论语·卫灵公》)
小题2:鹤汀凫渚,???;桂殿兰宫,???。(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琵琶行》)
小题4:盖????????????;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迁《报任安书》)
小题5: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空缺的部分。
(1)不见复关,____________。既见复关,____________。(《诗经·氓》)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3)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离骚》)
(4)羁鸟恋旧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5)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的最后四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5、填空题  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
(1)宋词的主要流派有______________和豪放派。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品《变形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提到屈原名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将进酒》中写曹植饮酒豪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5)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