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小题1: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5分)
小题2: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情感:喜爱 ????体现情感的字是: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和炼字的把握。 “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对幽草的喜爱和恬淡的胸怀。“怜”字最能体现此情。
2、本题考查重要诗句的理解分析。后二句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末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古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A.“胜败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说胜败之事,不能预料。
B.“包羞忍耻是男儿”,是说项羽遭挫折不灰心,是真正男儿。
C.“卷土重来未可知”,是说如若重整旗鼓,是大有可为的。
D.“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说人要有骨气,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顶天立地。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包羞忍耻是男儿”,并不是说项羽。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然后回答问题。(9分)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篷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吨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此诗的创作背景:宋孝宗时,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斗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军,离开抗战前线。
小题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3分)
小题2:这首词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副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
本题解析:
小题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结合词的上阕描绘即可,三点答对两点给2分,结合词句分析给1分
小题1:本词描绘了风雨凄迷的景象,借此表达了诗人的飘零身世和凄凉心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分,解说2分,思想感情2分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乱?后 (金)辛愿
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川原荒宿草,墟落①动新烟。
困鼠鸣虚壁,饥鸟啄废田。 ?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
注:①墟落:村落。????
小题1:诗的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述。(3分)
小题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从侧面形象地描写了“乱后”食尽粮绝的惨象:空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首先找出诗歌中的意象,然后根据这个意象描绘出画面,再分析意象的特征及画面所表现出意境的特点。
点评:可以采用“意象类型找位法”来分析,即诗歌意象一般可分为情、物、景、事、古迹等类型,而每一类中的景物或事物、古迹等,往往有特定的文化积淀,形成独特的意蕴寄托,我们要做这方面的积累。同时,要结合对作者的个体认识和对时代背景的联想。分析这些景物等与作者的“情”的结合点在哪里,体味其独特意味,感受其独特形象,如此,才能准确而有创建性做题。
小题2:试题分析:尾联主要是叙事,表达技巧可定为叙事抒情;这两句叙述劫后余生的人们刚刚返家,正为衣食无着而发愁,催缴苛税的官吏却已接踵而至,可见诗人对官吏不顾人民死活的愤慨之情。
点评:对于诗歌某部分的思想感情,不应就句论句,而是要立足于全诗。尾联的前面两句,从侧面形象地描写了“乱后”食尽粮绝的惨象:空荡荡的四壁中老鼠饿得吱吱乱叫,饥饿的乌鸦在荒芜的田地中到处乱啄。这两句叙述劫后余生的人们刚刚返家,正为衣食无着而发愁,催缴苛税的官吏却已接踵而至,可见诗人对官吏不顾人民死活的愤慨之情。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 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小题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小题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拳”和“退”。(1分)用“拳”字形象地表现
本题解析:
小题1:这首诗大约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到元符元年(1098)之间,诗人是时隐居黄州。该诗从怀古开始,联想历史上的英雄借助这虎踞龙盘的形胜处所,建立盖世功业,如滚滚东去的万叠波浪一样流之无穷。后四句写眼前实景,写悠闲的白鹭、高飞云端的鸿雁,直抒自己对垂钓轻舟生活的羡慕。答题时要找出第三联中的传神字,即找诗眼,特别要注意其中动词的表现力。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作者向往的生活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而这种情感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体现的,要注意诗中意象闲适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