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8 00:42: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小题1: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5分)
小题2: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情感:喜爱 ????体现情感的字是: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和炼字的把握。 “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对幽草的喜爱和恬淡的胸怀。“怜”字最能体现此情。
2、本题考查重要诗句的理解分析。后二句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末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古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A.“胜败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说胜败之事,不能预料。
B.“包羞忍耻是男儿”,是说项羽遭挫折不灰心,是真正男儿。
C.“卷土重来未可知”,是说如若重整旗鼓,是大有可为的。
D.“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说人要有骨气,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顶天立地。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包羞忍耻是男儿”,并不是说项羽。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然后回答问题。(9分)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篷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吨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此诗的创作背景:宋孝宗时,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斗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军,离开抗战前线。
小题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3分)
小题2:这首词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副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


本题解析:
小题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结合词的上阕描绘即可,三点答对两点给2分,结合词句分析给1分
小题1:本词描绘了风雨凄迷的景象,借此表达了诗人的飘零身世和凄凉心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分,解说2分,思想感情2分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乱?后 (金)辛愿
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川原荒宿草,墟落①动新烟。
困鼠鸣虚壁,饥鸟啄废田。 ?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
注:①墟落:村落。????
小题1:诗的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述。(3分)
小题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从侧面形象地描写了“乱后”食尽粮绝的惨象:空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首先找出诗歌中的意象,然后根据这个意象描绘出画面,再分析意象的特征及画面所表现出意境的特点。
点评:可以采用“意象类型找位法”来分析,即诗歌意象一般可分为情、物、景、事、古迹等类型,而每一类中的景物或事物、古迹等,往往有特定的文化积淀,形成独特的意蕴寄托,我们要做这方面的积累。同时,要结合对作者的个体认识和对时代背景的联想。分析这些景物等与作者的“情”的结合点在哪里,体味其独特意味,感受其独特形象,如此,才能准确而有创建性做题。
小题2:试题分析:尾联主要是叙事,表达技巧可定为叙事抒情;这两句叙述劫后余生的人们刚刚返家,正为衣食无着而发愁,催缴苛税的官吏却已接踵而至,可见诗人对官吏不顾人民死活的愤慨之情。
点评:对于诗歌某部分的思想感情,不应就句论句,而是要立足于全诗。尾联的前面两句,从侧面形象地描写了“乱后”食尽粮绝的惨象:空荡荡的四壁中老鼠饿得吱吱乱叫,饥饿的乌鸦在荒芜的田地中到处乱啄。这两句叙述劫后余生的人们刚刚返家,正为衣食无着而发愁,催缴苛税的官吏却已接踵而至,可见诗人对官吏不顾人民死活的愤慨之情。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 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小题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小题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拳”和“退”。(1分)用“拳”字形象地表现


本题解析:
小题1:这首诗大约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到元符元年(1098)之间,诗人是时隐居黄州。该诗从怀古开始,联想历史上的英雄借助这虎踞龙盘的形胜处所,建立盖世功业,如滚滚东去的万叠波浪一样流之无穷。后四句写眼前实景,写悠闲的白鹭、高飞云端的鸿雁,直抒自己对垂钓轻舟生活的羡慕。答题时要找出第三联中的传神字,即找诗眼,特别要注意其中动词的表现力。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作者向往的生活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而这种情感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体现的,要注意诗中意象闲适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