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李密在《陈情表》中写到“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的确人生中有无数个时刻需要我们作出选择:是前进还是后退?有时候,前进会使我们豁然开朗;有时候,后退会使我们海阔天空……请以“进与退”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800字以上。
温馨提示:准确把握话题关系,
进与退,从不同角度可以分辨出不同关系。可以是一种对立关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可以是目的关系,进是目的,退是手段,退是为了更好的进;可以是条件关系,不懂得退就不可能进;可以是包含关系,有时退其实就是一种进,有时进也是一种退;可以是转化关系,进而不当,就导致后退。先选准一种关系作为确立立意的角度,阐释自己对该话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的认识,这样的文章才有现实针对性,才有价值。比如,可以讲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进”与“退”,如何把握“进”与“退”的方法与尺度等。
参考答案:
参考范文
退亦进
许多人总是匆匆前进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关系型作文离不了对话题关系的准确理解和必要的分析。要先选准一种关系作为确立立意的角度,不能在一篇文章里多次变换角度,造成文章思路的混乱。
2.分析关系是必要的,但只能是基础,不能是主体,主体应是从这个关系出发,阐释自己对该话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的认识,这样的文章才有现实针对性,才有价值。比如,可以讲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进”与“退”,如何把握“进”与“退”的方法与尺度等。3.不能对话题的多个概念平均用力,要在兼顾所有概念的基础上对某个概念有所突出,这样的文章才有新意有深度。“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以“××的遐想”为题目,写一段文字,要求使用想象和夸张的写作手法,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来,网上有个话题讨论得很激烈:年轻的上班族该不该给老年人让座。
年轻人说,我们起早贪黑,真是上班拖着一身的睡意,顾不上吃饭,下班拖着一身的疲惫,顾不上休息,好不容易挤上公交车了,可偏偏就有那么多的“关爱卡”让你遇上了。如果让座,对得起道德,对不起自己;如果不让,对得起自己,对不起道德。
老年人说,年轻人是社会的中坚,压力大,负担重,我们也知道,可我们也有出行的需要啊!
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本大题1小题,60分。
今年春晚上的一首歌曲《时间去哪了?》引发了国人的共鸣,这其中可能有属于你自己的回忆,也许会引发你的许多思考,有人会感慨幸福去哪了?快乐去哪了?请以“?????????去哪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快乐时间去哪儿了
如果可以,我愿冲破牢笼,变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春晚上的一首《时间去哪儿》引起了国人的共鸣,人们仿佛瞬间发现时间不见了。其实,古人早就用“白驹过隙”“逝者如斯夫”等词语提醒了人们。而现在,时间真的是自然流逝了么?不见得。《时间去哪儿》,让我们停下脚步,静下来小心地去思索,问问自己。当下我们还有什么心愿,来不及实现;当下我们还有什么重要事情,被耽搁了。当下我们还有什么值得感怀和纪念的事情,却在忙碌中丢了。《时间去哪儿了》,或许人生的答案都在歌声中思考找到。或许我们明白了什么才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什么我们还须抓牢,很多事情我们现在起就要认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3年新学期开学第三天,合肥寿春中学的3000多名初中学生,统一在早读课上读起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一篇开学演讲稿——《我们为什么要上学》。这引起了一些家长的议论: “早读课不读课本,不背诗文,怎么读起了美国总统的演讲稿呢?”
早读课上的这次新鲜体验引起了一些家长的议论,他们担心这会影响孩子的文化取向;而该校副校长称,教育有全球共性,读美国总统奥巴马开学演讲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的意义。对此你怎么看?请就此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不得脱离材料,自定角度,自拟标题,必须写议论文。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学习要博采众长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学习必须如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通过讲述学生早读课读奥巴马的演讲稿《我们为什么要上学》引起社会的议论,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思考。故可参考以下立意:
1.学习要博采众长,取其精华,去其糟泊。
2.学习文化,要懂得继承和传承民族美德。
3.学习要相互借鉴。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