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如何给地球降温
龙学峰
①气候学家已发出警告:未来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5℃~6℃,海平面将升高154.5厘米,沙漠将更干燥,气候将更加恶劣,厄尔尼诺现象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如何给地球降温?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奇思妙想。
②美国氢弹之父、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去死以前曹有过设想: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给地球降温。按照他的计算,向空中抛洒100万吨铝硫粉末,可以使日照减少1 %,从而起到降温作用。特勒提出的办法是要模仿大规模的火山爆发。1991年,波及范围达数百万千米的皮纳图博火山灰使地球气温下降了0.4lC,而且持续时间达好几个星期。特勒设想:可以用飞行于13千米高空的飞机和部署于赤道上的美国海军大炮,向空中抛“火山灰”。但生物化学家们却给这种主张泼冷水,他们认为,散布于空中的这些硫和铝的微粒,很可能会严重干扰同温层。特勒还与人合作研究过其他使地球降温的方法: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射镜;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
③除了特勒以外,还有许多科学家也在苦苦思索,希望能找到奇妙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有一个同特勒的设想一样离奇的计划: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互相抵消处(即拉格朗日点),安装一面直径为2000公里的半透明镜子。他认为,这面巨大的滤光镜不但能减少温室效应,而且能充当地球的空调器:改变滤光镜的倾斜度,以增加或减少透过它的太阳辐射量。但谁来支付超过1000亿美元的巨额费用呢?此外,这面滤光镜不但会破坏同温层,而且还有可能妨碍紫外线的通过(紫外线具有清理太空的功效)。
④有科学家从加强地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的角度,探索给地球降温:将数以十亿计的白色聚苯乙烯高尔夫球投向海洋;将地球上的所有房屋的房顶都涂成白色。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提出了一项更具有诗意的方案:将数千平方公里的阴云“染白”。通过向阴云喷一些微粒,使微小的雨滴数至少增加10%。这样,由于光学作用,层积云就会被照亮变白,就会反射更多的太阳光。
⑤还有人提出用深埋二氧化碳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和欧盟已拨巨款来研究在海洋和地层中埋藏二氧化碳的办法。从理论上讲,海洋和地层可以贮藏人类在几千年间生产的二氧化碳。研究人员要验证的是,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是否会干扰海底生物的生存,因为二氧化碳溶解于海水后,会使海水酸化。
小题1:为了给地球降温,除特勒以外的其他科学家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3分)
小题2: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分)
小题3:第三段中 “而且还有可能妨碍紫外线的通过”一句中的“有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
小题4:英国宇宙学家马丁·里预言,地球在未来200年内将面临十大迫在眉睫的灾难,如果我们不
注意保护环境,人类将面临巨大的灾难,对此,你有什么良计妙策吗?请写出三条(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相互抵消处装一面直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光学鼻子
激光将为医生诊断疾病提供帮助。这是欧盟发起的一个研究项目的目标。得到了下萨克森州支持的汉诺威激光中心参加了这个研究项目。借助特定激光光束和专门的传感器可以测量呼出的气体,然后人们可以利用测量结果来确定像肺癌这样严重的疾病。
??有人认为,这种新的诊断可能带来一场医学革命。与许多传统的诊断方法相比,这种被专家称作“光学鼻子”的技术具有很大优势——它不需要对人体做创伤性检查,并且也可以免除许多人感到害怕的X射线。因此这种新技术特别适用于婴儿、老人或重危病人。
但在这种新技术投入临床应用之前,科学家还需要克服一些障碍。呼出气体中的适合诊断疾病的微量气体浓度非常低。这是该技术的首要问题。因此首先必须研制能够测量低浓度气体的激光源和传感器。此外,医学工作者必须查明哪些微量气体可以作为疾病的指示器。
汉诺威激光中心和英国一家技术公司打算利用这个欧盟资助180万欧元的项目研制一种波长5—10微米的激光。奈梅亨天主教大学基金会和佛罗伦萨非线性光谱学欧洲实验室在着手研制合适的传感器。乌德勒支大学的医学中心负责协调。这个研究项目将进行到2011年。
小题1:下列对“光学鼻子”概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光学鼻子即为医生诊断疾病提供帮助的激光。
B.光学鼻子即借助激光光束和专门的传感器测量病人呼出气体的医疗技术。
C.光学鼻子是能够测量低浓度气体的激
光源和和传感器。
D.光学鼻子是借助特定激光光束和专门的传感器测量人体呼出的气体以确定有无疾病的一种新型诊断技术。
小题2:“有人认为,这种新的诊断可能带来一场医学革命”下列不属于这一判断的一项是(??)
A.不需要对人体做创伤性检查。
B.没有令许多人感到害怕的X射线。
C.可以缩短诊断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D.可以确诊像肺癌这样严重的疾病。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
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光学鼻子”比许多传统的诊断方法具有更大的优势,因此可以专门用来为婴儿、老年人以及重危病人诊断疾病。
B.“光学鼻子”只有在能够测量呼出气体中适合诊断疾病的低浓度气体并且知道哪些微量气体可以作为疾病的征兆的情况下才能交付临床应用。
C.波长为5至10微米的激光可以为医生诊断疾病提供帮助。
D.奈梅亨天主教大学基金会和佛罗伦萨非线性光谱学欧洲实验室正在研制“光学鼻子”的传感器。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雾?布
——之五
席慕容
(1)月光明亮。坐在阶前,草木的影子清清楚楚的全部印在地上。
(2)原来,看月其实并不是要仰头注视那一轮清辉,真正的引诱全在那些美丽的影子上面。
(3)旅馆的主人走过来,手里拿着烛光,他说:“对不起,我们又停电了。”
(4)可是我却笑着对他说:“太棒了啊!不然的话,我们怎么能看见这么好的月亮呢?”
(5)他也笑了起来:“如果每位客人都像你这样就好了!”
(6)可不是吗?即或是在这样偏僻的山城里,也要在停电之后才能发现月光的明亮。我走出了旅馆的庭园,往旁边的小街走去,没有一盏灯,也因此,月光可以照在石板砌成的小路上,青青的石板反射着月光,一直延伸到极远的林间。
(7)我慢慢地往前走去,想起了这个早上在池边遇见的阿丽莎,和她对我说的那些话。才不过是刚刚相识的朋友,但是,她为什么一眼就看出我的弱点了呢?
(8)她是住在纽约市的犹太女子,也和我一样,一个人到池边来画荷花。我们开始的时候,只是互相交换作品来看,时间久了一点之后,就开始互相交换心情了。???
(9)说着说着,她忽然冒出来一句话:“你到底害怕什么?为什么这样拘谨?为什么不试着把自己放松下来?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10)我直直地注视着她,眼前这个有着一头蓬松褐发、面颊瘦削的女子正在向我微笑:“你为什么不试试看?对你一定不会有坏处的。”
(11)她说的其实是和我的朋友们劝我时一样的话,但是因为有着巴厘岛鲜蓝的天空和澄翠的树丛做后盾,再加上那一池的荷花荷叶,声势就逼人多了。
(12)好家伙阿丽莎!
(13)她说得太对了。真的,画画的时候,我太看重了我的每一笔每一划,一开始就是一副沉重的心情,那么,所有的笔触如何能够活泼起来?
(14)而在平日的生活里,我也太看重了我的每一言每一行,永远战战兢兢的,那么,所有的日子如何能够丰富起来?
(15)害怕是因为怕这个世界会看轻我,拘谨是因为随时随地要和这个世界计较。一天又一天的,我给自己打造了一个范本,一如一副铁制的盔甲,因为,对于“自己”,我们人类其实知道得是那样的少啊!
(16)纪德说的:“想要‘认识自己’的毛虫永远也变不了蝴蝶。”
(17)让日子就这样顺其自然地过下去吧,卸下我的盔甲,所谓“得失”,哪里是可以从计较中得来或者失去的呢?
(18)月色清朗,照遍了每一处山林。每一条细细的道路,好像都可以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小题1: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第二节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
小题2:“月色清朗,照遍了每一处山林。每一条细细的道路,好像都可以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请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4分)
????????????????????????????????????????????????????????????
小题3:作品中的“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加以概括。(6分)
????????????????????????????????????????????????????????????
小题4:请探究本文的主旨。(6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赏月不在于那一轮清辉,而在于月下之影;(2)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作答划线句子的含义,一般要答句子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句子的表层含义是句子的字面意思,作答时,总结概括即可;句子的深层含义主要是结合文章主旨来分析。本句的表层含义是赏月更在于月下之影;深层含义观察事物要注重本质,不要注重外表。
小题2:试题分析:文段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说,内容方面,概括语段内容即可,结构方面,尾段有总结全文、升华主题、韵味无穷、照应前文等作用。本题最后一段,在内容上,是作者内心在被开导后的豁亮、轻松(清朗,照遍了每一处山林),结构上照应开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辜振甫其人其事 ①辜振甫,字公亮,1?917年1月6日出生,台湾省彰化县人,祖籍福建省惠安县。1940年毕业于台北帝国大学(今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后到日本“帝国大学”(东京大学前身)做财政及工商管理研究。1975年获韩国高丽大学荣誉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年】1月21日,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以下称“海基会”)成立,辜振甫当选海基会董事长。1?993年4月27日到28日,他代表台湾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在新加坡举行了“汪辜会谈”。????
②辜家是清康熙初年从泉州迁台的,世居台湾鹿港,“鹿港辜家”在台湾家喻户晓。辜振甫生于日本统治下的台湾,成长于中华文化孕育下的家庭,是唱着“教忠教孝的中国京戏”,吟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的《论语》长大的。50年代以地主的身份参与了土地改革。其间他在台湾“经贸外交”方面,建立了台湾与印尼的直接贸易关系,并为台湾织业打开了印尼市场。到了60年代,他成为台湾政商界的重量级人物,受到蒋氏父子的重视。特别是在中日建交前夕,他奉蒋经国之命,携75万美元,赴日秘密游说日本国会议员。他眼见大势已去,将美元原数携回,这伎反商情结甚深的蒋经国对他印象十分深刻,曾一度想让他做行政院副院长。1981年国民党第十二届全会上,蒋经国提名他为“中常委”,从此他跻身于国民党党务系统的决策核心。?????
③辜搌甫有“台湾经贸大使”“无任所大使”之称,经常以工商团体代表身份参加各种国际经济会议,奔波于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推行“务实外交”不遗余力。为此,李登辉曾颁授他景星勋章。他与日本朝野关系密切,多年来建立的日本政商界的人脉有早期的椎名悦三郎、岸信介、佐藤荣作、福田赳夫等。他与曾任日本首相的小渊惠三关系甚笃。 ????
④辜振甫认为,“两岸是一个国家,处于分治状态,而且双方都处在追求统一的过程中”。对于两岸谈判,1?998年1月6日他称,“假如两岸都了解目前是在追求国家和平统一的过程中,那么两岸之间就没有什么不能谈的”。 ????
⑤辜振甫六七岁起就与京戏结缘,他的父亲辜显荣十分爱好京戏。早年辜家院子里有演京戏的戏院,他从小就耳濡目染。辜振甫曾到北平、上海、香港拜师学戏,曾拜余叔言为师。他认为,在他的戏曲人生中,最值得他回忆也是影响他最深的,则是他20岁左右在北平的那一段日子。“谭派”鼻祖谭鑫培的孙子谭富英的戏及李宝春的父亲李少春的戏,他昕得不亦乐乎。还有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以及四小名旦李世芳、毛世来、张君秋、宋德珠等的戏,他也都看过。他不仅是戏迷,还是票友,登台演出过《李陵碑》《洪羊洞》《失空斩》《文昭关》等剧,其中最喜欢的戏是《二进宫》,辜振甫说,他喜欢听、唱悲壮的京戏。他认为,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应该予以重视、传承。他认为,“中国人的历史都在京剧中,包括忠孝节义,以及中国人做人的方法”。他说,“让大家对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多了解,不是很好吗”,“不必分传统、本土,京剧、歌仔戏都是中国的文化,均应重视、传承”。 ????
⑥辜振甫喜怒不形于色,人脉丰沛,但生活严谨。此外,他还擅长油画,懂诗文,喜欢收藏文物。他的祖父辜鸿铭,为前清宿儒。父亲辜显荣,日据时期被封为日本“贵族议员”,但蒋氏父子认为辜显荣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蒋介石还赐给他八个字“眷怀祖国,独秉孤忠”。辜振甫的妻子严俾云,是福建省福州人,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是清末文坛名人严复的孙女。她于1?949年与辜振甫结婚,育有三子三女。(选自《中华工商时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辜振甫任行政院副院长时,被蒋经周提名为“中常蚕”,身处国民党党务系统的决策核心。 ??
B.辜振甫在60年代奉蒋经国之命,携75万美元赴日秘密游?说日本国会}义员,他见大势已去,就将美元原数携回,从此改变了蒋经国的反商情结。 ??
C.辜振甫虽然生于日本统治下的台湾,但成长于中华文化孕育下的家庭。他认为两岸同属一个国家,并且相信两岸一定会走向和平统一。 ??
D.文章写到辜振甫从小就与京戏结缘,并提到他曾到北平、上海、香港拜师学戏,是为了说明辜振甫不仅是戏迷,还是票友.有很深的京戏造诣。 ??
E.文章说辜振甫是“吟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的《论语》长大的”.作者这样写不仅为后面写他的爱国情感作铺垫,而且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叙写事振甫的?试分点归纳。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写辜振甫从小就与京戏结缘,到处拜师学戏,还以传主的¨吻讲述了最值得他回忆也是影响他最深的一段日子,并引用了传主有代表性的语亩。作者这样写有哪些意图?试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辜振甫先生的爱闰情感特别强烈。试结合文本分析这一情感在他身上的具体体现,并联系现实谈谈爱国主义精神的现实意义。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E
2.①出身鹿港世家,享受高等教育;②推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南极科考的四大谜团
未来数年内,南极科考研究将主要围绕四大待解之谜。
南极厚厚的冰盖下有一些已经被冰封了千百万年之久的湖泊。这些湖泊由活水河流网连在一起。到目前为止这样的湖泊已经发现了150个。其中最大的一个被称为沃斯托克湖。
长250千米,宽40千米,深0.4千米。科学家相信,湖泊中的一些独特的物种在不断繁衍进化。
冰盖将湖泊与外面的世界隔绝至少1500万年。目前,各国科学家面临的最大疑团就是沃斯托克湖还有没有我们所不知道的物种,这个谜又必须在不打开冰盖即不做出任何难以挽回的破坏的前提下来揭开,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众所周知的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据推测其形成原因可能就是人类大量使用作为制冷剂和雾化剂的氟利昂。每年的8月下旬至9月下旬,在20千米高度的南极大陆上空,臭氧总量开始减少,10月初出现最大空洞,面积达2000多万平方公里。覆盖整个南极大陆及南美的南端,11月份臭氧才重新增加,空洞消失。其实,所谓臭氧空洞,并不是说整个臭氧层消失了,只不过是大气中的臭氧含量减少到一定程度而已。
研究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对海洋生物有很大的影响。强烈的紫外线可以穿透海洋10—30米,使海洋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降低了3/4,抑制了浮游动物的生长,从而对南大洋的生态系产生不利影响。
臭氧空洞与全球气候息息相关已被科学家们所证实,但还有一些谜团没有彻底解开。
比如,为什么在人类活动相对较多的北半球的北极上空没有出现臭氧空洞,而偏偏在南半球的南极上空出现呢?这个问题和“为什么北极只有北极熊而南极只有企鹅”一样,看似简单。却令人费解。
除此以外,南极板块运动会给地球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南极与全球环境变化的关系是另两大未解之谜,科学家们对此有许多猜想甚至预言。但都需要深入研究。
南极板块运动监测是国际南极地学界多年来关注的大尺度、长周期研究计划,对研究南极的环境变化有着重要意义。在1997年至2005年期间,科学家运用GPS卫星跟踪,对位于西南极的长城站和位于东南极的中山站进行了精确观测,揭示长城站年均运动量为1.85厘米,中山站年均运动量为0.87厘米,而年均运动量最大的是位于南极半岛地区的巴西费拉兹站,每年要“走”2.27厘米。
而南极冰盖为什么会消融?与全球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至今还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难题。这个问题在北极同样存在。有些科学家认为极地冰盖消融的变化是周期性的。但有些科学家则认为是趋势性的,如果是后者,那么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将十分令人担忧。
(取材于戴劲松《未来数年南极科考拟破解四大谜团》)
小题1: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南极环境不受任何破坏的前提下,只有设法打开冰盖,才能解开沃斯托克湖的谜
团。
B.南极所有观察站中,年均运动量最大的是巴西费拉兹站,年均运动量最小的是中山站。
C.对南极冰盖消融的问题进行深人研究,将有助于了解南极与全球环境变化之间的关
系。
D.无论极地冰盖消融的变化是周期性的,还是趋势性的,都将产生令人忧虑的严重后
果。
小题2:根据文意,下列对“臭氧空洞”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氟利昂的使用与臭氧空洞形成的关系还有待证实。
B.臭氧空洞每年出现的时间只有三个月左右。
C.人类活动相对较多的北半球的北极上空没有出现臭氧空洞。
D.臭氧空洞造成海下10—30米之间的浮游动物生长受到抑制。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C(A不可打开冰盖;B“年均运动量最小的是中山站”说法无据;D“趋势性的”将造成严重后果,“周期性的”造成严重后果无据)
小题2:D(“紫外线可以穿透海洋lO一30米”,意味着从海洋表面到海下30米之间的浮游动物生长都会受到抑制,而非“10—30米之间”)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