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十)
2017-01-18 01:12:1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于公款消费需求无异于饮鸩止渴,这次“退单潮”是一次“戒瘾强身”的过程。
②提高“增减挂”上挂指标县级收购补偿标准,着力(???)以转移支付为基础、以奖代补为激励的乡镇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③至于布里顿之于现当代音乐的意义,以及他对于当下中国乐坛的(???),似乎尚少有人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④鲫鱼的智力还是有问题,我刚把鱼钩从鲫鱼嘴上取下来,那些鲫鱼复又(??)在一起,浮上来,继续款款游动。

A.沉迷构建启示聚拢
B.沉湎搭建启蒙聚拢

C.沉湎搭建启示聚焦
D.沉迷构建启蒙聚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沉迷”是指迷惑、迷恋于某事物。“沉湎”是指深深地迷恋着,不能自拔。搭建:①搭盖,②建立(组织机构)。构建①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②可释义为“建设”。启示: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启蒙:①传授基础知识或入门知识,②教小孩(如幼儿园和初级小学),③开导蒙昧,使之明白事理。聚拢意思是会聚合拢起来。聚焦是指使光线或电子束等集中于一点。解题可考虑词义的轻重、范围大小、感情色彩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1)我来找你,你???不在家。现在你来了,???我有话要跟你说。
(2)他办事一向???,这回???一不做二不休,逃了回去。
① 恰强?????② 干脆???③ 索性??????④恰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恰好:正好。?例:你来得恰好,我正要找你。
恰巧:凑巧。?例:我来找你,你恰巧不在家。
索性:表直截了当,有时含有赌气或一不做二不休的语气。例:讲了几遍都不听,索性不讲了。
干脆:直截了当,办事爽快。??例:他办事很干脆。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时维九月(维:是)
B.彭泽去家百里(去:距离)

C.披绣闼(披:蒙上)
D.徐孺下陈蕃之榻(下:放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语气助词?? B、去:距离???C、披:打开? D、下: 使放下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人们囿于________,难有识人之明。当年吴下阿蒙有一个善察之士对他刮目相看,有谁能如此幸运呢?
②多年以后,我们依然会记得高中的美好时光, ______ 我们终将分离。
③求和的、投降的使臣们不知见了几千几万,只有哀恳的、苦诉的、卑躬屈节的,却从来不曾见过像这位蛮子般的那么________、旁若无人的气概。
A.成见    虽然    侃侃而谈
B.成见    虽然    娓娓而谈
C.偏见    即使    侃侃而谈
D.偏见    即使    娓娓而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成见”指固执不变的看法,侧重于固定不变,先入为主;“偏见”指片面的有偏向的见解,侧重于偏向一方,不公正。“虽然”和“即使”都是关联词,都可表示让步转折关系。但一般情况是,“虽然”句是实言的,常与“但是”“却”呼应,强调条件变了,结果不会变;“即使”句则一般是假言的,常与“也”相对应。侃侃而谈:从容不迫、理直气壮地谈话;娓娓而谈:连续不倦地谈论着。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用法分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幽壑之潜蛟????????????②顺流而也,舳舻千里
③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④否泰如天地,足以汝身
彭殇为妄作????????????⑥鱼虾而友麋鹿
⑦以其乃华山之阳之也?
A.①③④/②⑦/⑤⑥
B.①②③/④⑦/⑤⑥
C.①②④/③⑤/⑥⑦
D.①⑤/②③⑥/④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使动用法/名词作动词/意动用法。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