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1-18 01:44:3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题文】某班级美化教室,要张贴名人诗句,用来励志和劝学,或点明生活哲理、渲染文化氛围。请你任意推荐一条,并说明推荐理由,或揭示出诗句内涵。(注意:①诗句要比较有名;②要写出作者。)(5分)
示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理由:它提醒人们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要想全面,就得换角度,换位置。
诗句:                                                              
理由:                                                               


参考答案:【答案】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不是很严格的仿写,但是一些条件比较多。诗句:要励志和劝学,或点明生活哲理的;要比较有名。理由:推荐的理由;揭示诗句的内涵的。写时应注意,自己所选的诗句,不仅要注意内容,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推荐理由是否好写。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名句的理解和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点评:要答好这类题不是易事。一方面要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只有了解诗句的内容,才能写好推荐的理由,或者是准确揭示诗句的内涵。另一方面,选择诗句并不难,难的是理由。从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其表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题文】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
友谊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1)                                                                    
(2)                                                                   


参考答案:【答案】略。


本题解析:【解析】例句用了比喻的句式,描述什么是友谊。仿写时,可选择幸福,亲情等与之同类的名词,然后形象的指出其喻体,及其给人的感受。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题文】本期期末,我校文学社将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我们学过的课本人物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4分)
要求: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所选人物:__________________。颁奖词: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答案】
(示例1)蔺相如: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如何写颁奖词?一般而言,大笔写意,点明人物的事迹。 写意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在这里,引申为一种叙事方法,是指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如同画写意画,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之物。因此,颁奖词不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是细枝末节。在新闻传媒非常发达的时代,人物事迹点到为止,人们自然心领神会。本题可以结合具体任务,结合实际写作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补出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任选四题作答)
(1)余将董道而不豫兮,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涉江》)
(2)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腾王阁序》)
(3)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4)___________________,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5)天若有情天亦老,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参考答案:10.
(1)固将重昏而终身;(2)落霞与孤鹜齐飞;(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请观察右面以《深表同情》为题的漫画,描述其内容,并指出其寓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内容:一个男人蹲坐在墙根下,双手放在膝盖上,神情沮丧,面前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