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8 01:46:1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秦军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Chuì)而出
B.越国以鄙(bǐ)远君之薄(bó)也共(gōng)其乏困
C.朝济(jì)而夕设版焉秦伯说(yuè)失其所与(yǔ)
D.若不阙 (jué) 秦,将焉取之?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缒:zhuì.。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下面材料讨论的是语文课改中的问题,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不超过60个字的文字。??? ?
  适应与转化,是辩证法运用于语文课程改革要坚持的根本原理。所谓适应,是教要适应学。传统教学的弊端在于过于强调学生的学要适应老师的教,其本质是强调内因(学生的学)要适应外因(老师的教)。新课程的教学,在于要创造更能适应学生的学习的教,体现的是创造性地利用外因和改造外因以适应内因。所谓转化,是教师的知识与能力要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适应是转化的基础。如果教师的教不能促进学生的学,当然就不能实现这种转化。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适应与转化是语文课改要坚持的根本原理。语文课改要做到教适应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语文教师如果看不到学生自身发展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一味让他们模仿“考场满分作文”,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枷锁。
B.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突出宜居要求,强化宜居意识,通过加快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建设,使城市的水更清、地更绿、天更蓝、城更美。
C.半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灾区20多个乡镇、100多个自然村,勘察、测量、分析和研究的羌族古建筑达2000余项之多,为灾后重建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D.春节期间,中山、华侨、金砂、石砲台四大公园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游园节目深受市民欢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主语残缺,应是:考场满分作文”变成“枷锁,不是“语文教师”变成“枷锁”。C、搭配不当,“踏遍”的主语应是“他”,而不是“足迹” 。D、句式杂糅,去掉“深受市民欢迎”,或将“了”改为“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多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澄(dènɡ)清混水易,澄(chénɡ)清问题难。
B.他拿着扇(shàn)子却扇(shān)不来风。
C.你得(dě必须)把心得(dé)体会写得(de)具体、详细些。
D.他屏(bǐnɡ)气凝神躲再屏(pínɡ)风后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你得(děi必须)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水击三千里,?????????????????。(庄子《逍遥游》)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苏轼《赤壁赋》)
(3)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
(4)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5)?????????????,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7)流水不腐,????????。(《礼记·学记》)
(8)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参考答案: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侣鱼虾而友糜鹿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