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清代诗,做文后题
岁暮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释]及辰:及时。
1.诗的前三联站在母亲的角度描写了母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颔联?????、?????两个字表现了母亲在寒衣、家信中寄予的深情。
2.母亲对儿子惦念和关注的神情话语通过?????、?????两个字表现出来,使人如见如闻。
3.根据诗句联想,诗人所描写的儿子面对母亲的关心和问话时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
4.分析这首诗写法上的一些特点。
参考答案:
1.密?新
2.怜?问
3.儿子迂回曲折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
苏轼
野水参差落涨痕,??
疏林欹倒出银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
家在江南黄叶村。
(1)诗歌中有两个词语都点明了秋景,且前后相应,构成了秋象,这两个词语是??????和?????????。(2分)
(2)首二句为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请说说三四两句在本诗中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疏林?黄叶村?
(2)一片萧疏的水乡深秋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眼儿媚
贺铸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小题1:词的上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直待醉时休”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拟人。写荻花好像有意做出忧愁的模样,为离人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上片以江边送别所见的景物烘托别离时的愁绪。江上芦苇都已开满了白花,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那无可奈何地随风晃动的姿态,萧萧瑟瑟的凄切声响,好像是有意做弄出许多忧愁的样子,给已经愁肠百结的离人平添了许多愁思。抬眼望去,那西沉的太阳,恹恹地在落下去,只剩半根竹竿那么高了;那从天际飞来的两行新雁,愈飞愈远,飞往南方的老家去了;眼前停靠着的这一条船,就要载着词人的朋友(也许是心上人)别去了。
小题2:
试题分析:下片进一步分写别前、别时,别后的心理活动。词人说:我们之间的别离一直是我担心的事情,我常常怕你离我先去。眼下,别离,无情地来临了,在这即将分手的时刻,只有拼一醉才能暂时解除心中的烦忧。今天晚上,我的眼前还是一个活泼泼的你;到了明天,你的模样就只能活在我的心里;到了后天啊,想你、念你而又看不见你、喊不应你,我只能紧蹙双眉,忍受无休止的离愁的煎熬了,这怎能不教人心酸肠断呢!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园
【清】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
小题1: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一联作简要赏析。(4分)
小题2:诗歌最后两联借助哪些意象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水影”句正面描写园内景色之美,(1分)园内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首联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并作具体分析。其中水是静景,树影动为动景,属于动静结合;“山光窥”属于拟人的修辞;本联主要写园中景色之美,上半句是正面描写园中的景物,下半句通过“山光窥”侧面突出园中景色之美。
小题2:
试题分析:本诗最后两联写到了幽竹、寒花、新月等意象,这三个意象就是诗中人物形象的象征,所以明确了这三个意象的象征含义,就能分析出诗中人物形象的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题1:第二联中的“钟”与“割”字极为传神,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含义及作用。(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钟”有钟情之意(或“积聚”也可),大自然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