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①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①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
小题1:颔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颔联通过对“秋草”“寒林”和“人去”“日斜”
本题解析:
小题1:考查颔联渲染的氛围,要结合颔联的意象“秋草”“寒林”“人去”“日斜”,和对诗人的描绘“独寻”“空见”进行概括,可知是“萧条、凄怆的氛围”。
小题1:结合贾谊的人生经历和注释“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更主要的是结合诗句,可以概括出情感“对贾谊的同情,对汉文帝的指责,对自身际遇的慨叹,对当今统治者的不满”。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己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注】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注】呼延: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1)首联描写铁衣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刻画了一位怎样的边将形象?是怎样刻画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描写边将身上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从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钟山晚步 王安石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
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晚步西园 范成大
料峭轻寒结晚阴,飞花院落怨春深。
吹开红紫还吹落,一种东风两样心。
【小题1】简要分析诗句“细红如雪点平沙”的表达效果。(3分)
【小题2】“料峭轻寒结晚阴”一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两诗中“晚步”而生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细红”代指楝花的色彩,“如雪”喻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白所谓“表达效果”,大多从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效果、所表达的内容、所抒发的作者情感等方面分析。“细红如雪点平沙”一句运用了比喻和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楝花的颜色指代楝花,又把楝花比喻为雪。而一个“点”字,则化静为动,生动描写了楝花坠落平地的景况。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既要概括此句所写之景,又要分析词句所表之情。“料峭轻寒结晚阴”一句,描写的景是暮晚时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后面题。
金陵驿①
文天祥
草合②离宫③转夕辉,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抗元兵败被执,由广州押往元大都路过金陵时所写。②草合:草已长满。③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临时的住所。
小题1:首联写了哪些意象?请选择两个意象分析它蕴含的深意。(4分)
小题2:颈联和尾联突出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草、离宫、夕晖、孤云。草,以乐景写哀景。夕阳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要反复品读首联诗句“草合离宫转夕辉,孤云飘泊复何依?”,把描写景物的关键词找出来即可。如草、离宫、夕晖、孤云。分析这些意象所蕴含的深意,要结合着诗歌写作背景以及整首诗的意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景物的象征意义描述出来。夕晖,象征着大势已去的宋王朝,孤云,象征着无所归依失去家国的自己。
小题2:
试题分析: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一般有描写、比喻、衬托、用典等,在分析诗歌时,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来分析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然后再结合着诗歌内容进行分析。由颈联的关键词“旧家燕子”可以联想到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两句,所以这是化用来的,属于用典的表现手法,要把如今的燕子无处可飞的遭遇来衬托无所归依失去家国的自己。由尾联的“化作杜鹃带血归”可以联想到蜀王死后化为杜鹃鸟啼鹃带血的典故,在这里要答出用典的目的,即暗喻北行以死殉国的决心。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释】:①烟萝:草树茂密,烟聚萝缠。
②沈腰:南北朝时诗人沈约在朋友信中有“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的句子,后人用“沈腰”指人瘦?;潘鬓:晋代文学潘岳在《秋兴赋序》里说他三十二岁时头发就开始花白,后以“潘鬓”作为中年鬓发初白的代称。
1、这首词的上篇写了四十年来家园的哪些景象?“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中怎样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上下篇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山河辽阔,宫阙巍峨,花草茂美;化用典故。
2、上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