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1-18 02:35: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寥廓(kuò)袅娜(1iǎo) 声名狼藉(jí) 孝悌之义(tì)
B.札记(zhá)沧桑(cāng) 前仆后继(pú)  天伦之乐(lǘn)
C.苗裔(yì)从业(cóng) 载笑载言(zài) 直截了当(dàng)
D.讥诮(qiào)蹙(cù) 頞安然无恙(yàng)屏去左右(píng)



2、其他题  【题文】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亮更名同,复诣阙上书。书奏孝宗赫然震动,欲榜朝堂,用种放故事,召令上殿,将擢用之。                                                                  (5分)
⑵终始知公者叶,虽与文公游,文公不知也。乃郡守周葵早岁便知亮,异哉。                                                                  (5分)



3、其他题  按要求填空(6分,每空1分):
(1)女也不爽,?????????????????????。(《诗经 氓》)
(2)?????????????????????,集芙蓉以为裳。(《离骚》)
(3)榆柳荫后檐,?????????????????????。(《归园田居》)
(4)仰观宇宙之大,?????????????????????。(《兰亭集序》)
(5)?????????????????????,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
(6) ?????????????????????,悠悠我心。(《短歌行》)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诗歌难于解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诗歌的语言是高度个性化的,比一般语言更含蓄,它的表达往往是非直陈式的、反常化的。
②鉴于此,在品味时就要善于从简约中猜测主题,从跳跃中填补奥妙。
③非直陈式的,是指诗歌语言多通过比喻、通感、双关、象征等方式表达语意,从而使人感到含蓄、朦胧、双关。
④诗歌的语言不同于一般记叙描写性语言,更不同于一般的议论说明性语言。
⑤反常化主要指诗歌语言的跳跃使得句与句不像其他文体那样连贯、符合语法规范与逻辑思维规律。⑥首先含蓄在意象上,其次含蓄在语言上。
A.⑥①③⑤②④
B.⑥④①⑤②③
C.⑥①②④③⑤
D.⑥④①③⑤②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使人有设身处地的感觉。
B.“楼市调控”成为今年十一黄金周的热门词汇。沪深楼市调控细则接踵出台,限购令成了“撒手锏”。
C.这样熟习了不同的技巧,就增加了运用语言的知识与能力。
D.圣叹断定《水浒》只有七十回,而骂罗贯中为狗尾续貂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