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四)
2017-01-18 02:41:1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它????????????????????????????????????????????,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①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
②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③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
④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
⑤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⑥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

A.①④⑤③②⑥
B.①⑥④③⑤②
C.④②③⑤①⑥
D.④⑤⑥③②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语言连贯题,做题时完全依据的是事理逻辑顺序。从所给的需要排序的六个句子中,可以看出,建立模式④利用保护②是手段措施;结果是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③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⑤;最后是评价突破口①“也是”重要举措⑥。所以答案是C。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
“绿叶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知名企业,捐建过多所希望小学,口碑甚好。受捐助的某希望小学打算制作一面锦旗,对该企业的善举表示赞美或感谢。
请仿照示例代拟题词。(要求:以“绿叶”二字开头。)
示例:绿叶无私奉献,托起希望一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一:绿叶托起希望,爱心真诚一片。示例二:绿叶一片,爱心无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题干设置的限制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容限制,即要求所写语句应表达“赞美或感谢”;二是形式限制,要求使用对偶句,并且以“绿叶”为开头。当然,由于示例提供的实质上是一个流水对,因此参考答案提供的“正对”范例,并非最佳答案。考生的答案只要符合上述分析的限制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 style="WIDTH: 465px; HEIGHT: 83px; 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465">A.一(zhuàng)
B.铁(máo)
C.(mì)
D.雪(qiāo)??? (bāo)啄
(dàn)?
(pì)
(xuè)? (bō)削
(mēng)骗
(cāo)
(chù)??? 笨(zhuó)
(méng)昧
(dǐ)毁
(yì)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杨子,本名杨选堂,台湾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浸洒的花朵》《感情的花季》,入选课文的《十八岁和其他》以杂文漫谈的行文方式,以自己深刻而具体的人生感受,围绕十八岁所关涉的人生话题娓娓而谈,给了孩子一份珍贵的生日礼物。
B.张洁,中国当代女作家,著有小说散文合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曾凭借《沉重的翅膀》和《无字》两部长篇两获全国茅盾文学奖。
C.韩少功,中国当代作家,著有中篇小说有《爸爸爸》、长篇小说《马桥词典》等。其散文《我心归去》表现了对故土的深情和理性思索。
D.曹文轩,中国当代作家、学者,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其散文《前方》表现了作者对人生苦旅的思索,对精神家园的理性叩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应为“书信体的谈话方式”]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高三阶段,学习成绩提高得快慢,全在于认真听讲,科学地安排作息时间。
B.中学生写作文,要留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只靠关卡压,而不做思想工作,不给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工作态度。
D.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是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A.“快”“慢”讲的是两个方而,而后边“认真听讲”“科学安排时间”讲的是一个方面;B.“切忌”“不要”双否定,成为肯定了胡编乱造;D.句子歧义,“谁”还是……?是“我”还是“他”?没有交待清楚。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