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理解、分析文言句段》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五)
2017-01-18 03:00:0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吏民
B.晋函陵
C.常以身蔽沛公
D.范增数项王



2、其他题  把下列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末入蜀,未见知待。时益州从事张裕善相,芝往从之,裕谓芝曰:“君年过七十,位至大将军,封侯。”芝闻巴西太守庞羲好士,往依焉。先主(刘备)定益州,芝为郫邱阁督。先主出至郫,与语,大奇之,擢为郫令,迁广汉太守。所在清严有治绩,入为尚书。先主薨于永安。先是,吴王孙权请和,先主累遣宋玮、费祎等与相报答。丞相诸葛亮深虑权闻先主殂陨,恐有异计,未知所如。芝见亮曰:“今主上幼弱,初在位,宜遣大使重申吴好。”亮答之曰:“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芝问其人为谁,亮曰:“即使君也。”乃遣芝修好于权。权果狐疑,不时见芝,芝乃自表请见权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权乃见之,语芝曰:“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盖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大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权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遂自绝魏,与蜀连和,遣张温报聘于蜀。蜀复令芝重往,权谓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芝对曰:“夫天无二日,士无二王,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援枹鼓,则战争方始耳。”权大笑曰:“君之诚款,乃当尔邪!”权与亮书曰:“……和合二国,唯有邓芝。”芝为将军二十余年,赏罚明断,善恤卒伍。身之衣食资仰于官,不苟素俭,然终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性刚简,不饰意气,不得士类之和。于时人少所敬贵,唯器异姜维云。(节选自《三国志·蜀书·邓张宗杨传第十五》)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益州从事张裕善相/善相:擅长辅佐。
B.擢为郫令,广汉太守/迁:升官。
C.权果狐疑,不时见芝/不时:没有及时。
D.于时人少所敬/贵:推崇。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邓芝“性刚简”的—组是( )
①今主上幼弱,初在位,宜遣大使重申吴好?
②大王盖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
③蜀必顺流见可而进
④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
⑤身之衣食资仰于官?
⑥于时人少所敬贵,唯器异姜维云
A.①②???????????
B.①⑥???????????
C.②④???????????????
D.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芝年轻时能跟随和依附明达之士,虽一直担任很低微的职务,但是,他大器晚成,年过七十的时候,位至大将军,并且被封侯,深得朝野的好评。
B.邓芝善于言辞,与刘备一番谈话,深得赏识;后来,他受命出使东吴,在?与孙权的交谈中,能抓住问题要害,陈述吴蜀连和之利,打消了孙权的狐疑。
C.邓芝为官清廉,妻子儿女不免受饿挨冻,为将赏罚分明,体恤士卒;但他由于性格刚正率直,与当时一般官僚的关系并不融洽。
D.作者把对邓芝的为人、才干的肯定寓于客观的描述中,重点突出了邓芝的政治才能,而对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为人处事方面的特点只作了概括的说明。
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主出至郫,与语,大奇之,擢为郫令,迁广汉太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性刚简,不饰意气,不得士类之和。



4、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B.然陈涉枢之子
C.且庸人尚之??????????????????????
D.非能



5、单选题  下列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A、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B、是非贿得之。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Tags:高考 语文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