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9 03:23:5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诗后两题。
如梦令(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①微醉。
[注]①武陵: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小题1:这是一首咏物词,从词中典故可知,词中写的是哪种事物?就其所运用的写作手法进行鉴赏。(5分)
小题2:结合全词,说说词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追求。(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有两问,第一问较为简单。“人在武陵微醉”,武陵二字,暗示出此花之名。陶渊明《桃花源记》云:武陵渔人曾“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终于来到世外桃源。原来,此花属桃源之花,花名就是桃花。第二问首先要答出所用的手法,然后加以分析,并写出其表达效果。词人连用梨花、杏花比拟,可知所咏之物为花。道是梨花——却不是,道是杏花——也不是,则此花乍一看去,极易被误认为梨花,又极易被误认为杏花。仔细一看,却并非梨花,也并非杏花。因此可知此花之色,有如梨花之白,又有如杏花之红。?
小题2:试题分析: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不正是这位色艺冠绝一时的女性自己的写照吗?而含蓄地点明此花乃属桃源之花,不正是她身陷风尘而心自高洁的象征吗?她的《卜算子》词,有“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之句,正可诠释此意。孙麟趾《词迳》云:“人之品格高者,出笔必清。”此词有清气,有新意,正是词人品格的自然流露。尤其这首咏物词中,能巧妙地借助于典故的文化意义,表现词人自己的高洁怀抱,似无寄托,而有寄托,就境界言,可以说是词中的上品。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浣溪沙
姜夔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②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③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此词作于除夕前五日。吴松,已离家不远。 ②禁持:摆布。 ③亚:接近。
1、请简要分析词的上片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词的下片与上片相比,有“‘柳暗花明’的突兀感和欣悦感”,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长空彤云密布,大雁因要穿越浓云回归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6分,每空1分)
(1)春江潮水连海平,??????????????
(2)在天愿作比翼鸟,??????????????
(3)出师未捷身先死,??????????????
(4)??????????????。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5)??????????????,而智者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试对诗歌最后两句做简要赏析。
送友人出塞??(吴伟业)
此去流人路几千,长虹亭外草连天。不知黑水西风雪,可有江南问渡船?


参考答案:不知道西风吹拂,雪浪汹汹的“黑水”边,会不会有江南那样的喊渡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答出“对比”这一手法很关键。具体作答时先分析句子内涵,再挖掘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另外解答此类题时易忽视对思想感情的概括,应强化答题的规范性。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分)
北 山[注]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注] 北山:即钟山,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王安石晚年在那里隐居。
【小题1】请分析首句中“输”字的妙处。(4分)
【小题2】诗的三、四句描绘出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
(1)“输”字运用了拟人的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首句写春水漫涨,直堑、回塘波光滟滟。“输绿”生动传神,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盎然的生机。首先要解释词句的意思,然后指出修辞手法以及表达效果。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三、四句抒写了诗人神离尘寰、心无挂碍的超脱情怀。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困难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