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9 03:36:3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依次在①②③处填人的句子或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①?。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②?。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③??,从这里也可找见证明。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A.①空地上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 ②基座垒以青砖,四周以黄泥塑成③富余
B.①几座僧人圆寂塔高高低低地建在空地上②基座垒以青砖,四周以黄泥塑成③富裕
C.①几座僧人圆寂塔高高低低地建在空她上②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③富余
D.①空地上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②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③富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空地”与前语境顶真相接。2“四周”紧承前语境的“塔心”。3富裕:财物充裕(形容词)。富余:足够而有剩余(动词)。这里应用富裕。语句衔接一定要注意前后文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要考虑其他因素,诸如写作的顺序等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下面“中国”的英文拼写,“i”少了一点,请你发挥想象,用某一图形或标志来代替这一点,并阐释添加这一图形或标志的含义。
  ChIna
(1)添加的图形或标志(用文字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添加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添加的图来源:91考试 网形或标志(用文字表述)——用台湾岛的形状来代替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芳/赏/手理/
B.愤/对/发/
C.祷/长雕/见大/
D.毫/翩/褪航模/模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A. 分别读fēi? kào? chǔ ,故A符合。B.“慨/概”分别读kǎi/ɡài,其余分别读jiào? lèi ,故排除B。 C. “大/门”分别读“shà/xià”,其余读qí? zhuó ,故排除C。D. “吝/褪”分别读“sè/shǎi”,其余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身 辈 量 济一堂 光风
B.入 眼 证 横征暴 勤节约
C.让 释 忌 食壶浆 精竭虑
D.悲 寒 伤 海桑田 踉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题文】阅读下面一则通告,完成相关问题。(5分)
①我社区②决定对锦绣小区进行环境整治③工作,若发现小区内有私自搭建的房屋建筑,根据《社区管理条例》中关于“清除小区非法建筑”的规定,④因此,⑤勒令房主于2011年6月30日前一律将房屋⑥拆除,⑦否则逾期不拆除的将按照相关法律进行处罚。
锦绣社区管委会
2011年4月1日
(1)从简明的角度看,应删除的三处是:                  。(3分)
(2)从得体的角度看,应改的一处是:              改为             。(2分)


参考答案:【答案】(1)③④⑦ (2) ⑤限


本题解析:【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