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9 04:09: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蔡京以官僚之旧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推讲而力行之耳
连衡而斗诸侯
C.不见卿久,今日乃闻嘉言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以疾卒,年七十九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A项中的两个“之”字均为“助词”,不译,但用法不同。“官僚之旧”的“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而“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的“之”,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中的“而”,都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作“并且”讲或不译。但并非课内常见的很明显的以连词连接两个连续动作的承接关系用法,“推讲而力行之了”容易误释为并列关系,而“外连衡而斗诸侯”容易误释为目的关系。C项中的“乃”,都是副词,可译为“才”。D项中的“以”,都是介词,表示原因,作“因为”或“由于”讲。本题中每组句子均有一个是课本中的,可据此比较推断其异同,这样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了。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单选题)
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去尘杂)????②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③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④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⑤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参考答案:①


本题解析:台阶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中最能使语气畅通的关联词语是(???)
但我们相信,??????是以求“真”为目的,??????所得到的“新”结论,?????跟事物的客观规律相符合,?????他们的学说最后总会胜利的。

A.如果则就那么
B.只要那么就而

C.只有那么就所以
D.只要而又那么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根据段意,第一空不表假设,也不表“必需”条件,而表充足条件,第二、三空跟前面的内容一样同属条件的内容,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选出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分崩离析(分散)????????? B多行不义必自毙(跌倒)
C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防止) D切中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防:堵塞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11月27日,随着山大正式通过官方公告确认加入“2011年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考”,两大自主招生联考联盟也相继颁布招考时间安排。
B.房地产市场迅猛,有人便说房价会涨;政府调控政策要出台,有人便说房价会跌。随着市场的波动,两种说法此消彼长,人们莫衷一是
C.政府拆迁凭借的是国务院制定的《城市房屋拆迁条例》,而各省据此条例制定了拆迁细则,上下其手,强化了政府在私产权让渡上的强势地位。
D.影视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虽为舆论所不耻,但身为公众人物的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可以轻易找到借口,开脱责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莫衷一是——莫:不能;衷:折衷,断定;是:对。不能断定哪个对,哪个不对。也指意见纷纭,分歧很大,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A颁布:适用于政府机关或国家领导人对下级机关、人民群众公开宣布,色彩十分庄重,限于书面形式;对象不合,改为“公布”。C、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作弊。望文生义。 D不耻:不以……为可耻,应用“不齿”。不齿:不与同列,表示鄙视。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正确使用熟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