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9 04:12:2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殷(y来源:www.91exam.orgīn)切埋(mán)怨呱(guā)呱而泣日薄(bó)西山
B.陨(yǔn)首栏楯(shǔn)悲恻(cè)动人相形见绌(chù)
C.僭(jiàn)称确凿(zuò)口讷(nè)同仇敌忾(kài)
D.虫豸(zhì)提(tí)防菜畦(qí)咸与(yù)维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对《死水》的最后一段诗句的音节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B.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C.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D.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街衢汩汩清流贮立 窗明净 (jǐ)
B.魁梧溯流而上狡(xié)一张一驰
C.倔强平心静气选(lín ) 众目睽睽
D.深邃荒诞无稽画(fáng) 若既若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伫立?窗明净? (jī)? B:狡(xiá)??一张一弛?? D:画(fǎng)若即若离
点评:与课本衔接密切,考查了学生对课本的熟悉程度。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平时学习过程中不要想当然,对把握不准的读音、字形要查字典。考查内容兼顾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很广。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报讯:话剧《杜拉拉》11月6、7日晚在琼花大剧院上演,在舞台上为观众上演七节职场课。该新版话剧虽然没有当红明星姚晨的星光,但仍吸引了不少观众,表演反响热烈。
话剧根据同名畅销小说《杜拉拉升职记》改编而成,由上海话剧中心资深演员龚晓等出演。话剧保留小说的精华段落,为观众上了七节职场课,包括“看清自己等级”等。


参考答案:《杜拉拉》受热捧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题文】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任何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①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 ②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 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⑤他们把大自然看作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⑥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A.②③①④⑤⑥
B.②③⑥④①⑤

C.③①⑤②④⑥
D.③④②①⑥⑤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注意语段中横线的上下文和语段中六句话之间的逻辑关联。题中,④中的“然而”表转折,而③⑥和①⑤构成转折关系,⑥应在③之后,⑤紧跟①;一句后文的“也”表明①⑤应在④之后,③⑥应在④之前;②最适宜放在首位。于是得出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