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08全国卷Ⅰ)
(1)西望夏口,??????????????,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旌旗蔽空,??????????????,横槊赋诗,??????????而今安在哉?????????????????????????????????????? (苏轼《赤壁赋》)
(2)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孟子·告天下》)
锦城虽云乐,???????????。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
爱其子,????????????????;于其身也,????????????????,惑矣。 (韩愈《师说》)
参考答案:(1)东望武昌???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舳舻千里??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意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扪参历井仰胁息(摸)?神明自得(人的智慧)?????所守或匪亲(土匪)?
B.?西举巴蜀(攻占)?????隳名城(著名的城池)?????锲而不舍(刻)?
C.?践华为城(踏)???????声非加疾也(强)?????????连峰去天不盈尺(距离)?
D?.一夫作难(起事)?????焚百家之言(著作)???????外连衡而斗诸侯(战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对加粗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①謇朝谇而夕替(替代)②偭规矩而改错(违背) ③宁溘死以流亡兮(忽然) ④步余马于兰皋兮(水边的高地) ⑤唯昭质其犹未亏(清楚明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而后乃今培风
B.亦若是则已矣
C.而御六气之辩
D.彼且恶乎待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御:含有因循、顺着的意思。恶:怎么。是:这样。培:”。“培”通假“慿”,即为“凭借”。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词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操因问曰:“闻夫人家先多坟籍,犹能忆识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操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文姬曰:“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于是缮书送之,文无遗误。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
[注]坟籍:泛指古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适河东卫仲道适:前往
B.归宁于家归宁:女子回到娘家
C.流离涂炭涂炭:遭受火灾
D.追原祀罪原:推究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文姬为胡骑所获②祀为屯田都尉
B.①时公卿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②及文姬进,蓬首徒行
C.①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②赐以头巾履袜
D.①而不济垂死之命乎②于是缮书送之
小题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都能表现蔡文姬识见才具的一组是(???)
①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②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③祀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④音词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⑤闻夫人家先多坟籍。????????????⑥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
⑦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⑧乞给纸笔,真草唯命。
A.①③⑤⑦
B.②③⑥⑧
C.②④⑤⑦
D.①④⑦⑧
小题4:对文中内容的评述正确的一项是(???)
A.蔡文姬虽出身名门,可一生命运甚为坎坷。她先后嫁了三个丈夫,其中第二次婚姻是被迫嫁给南匈奴的左贤王,并为他生了两个孩子。
B.董祀犯法,是蔡文姬有胆有识,当着众多公卿名士和远方使者的面极力辩白,才洗刷了董祀的冤屈,使他得免一死。
C.东汉末,蔡文姬曾在北地流亡十多年,后来,因曹操和其父是老朋友,又十分赏识文姬的超群才具,于是用金璧把她赎回,文姬始得归汉。
D.曹操不但同情蔡文姬的遭遇而且又派去十个人,帮助蔡文姬把四百多篇文章抄写下来。
小题5:把“陈留董祀妻者……”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
(2)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
(3)闻夫人家先多坟籍,犹能忆识之不?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B“适”应为女子出嫁;“涂炭”应为泥淖炭火,喻极端困苦的境地;原:宽宥。所以选B。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C两个“以”都是“用”的意思;A①被;②做;B①和;②等到;D①定语标志,的;②代曹操。所以选C。
小题3: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将明显含有不符合题干要求文句的选项直接排除,①④⑦⑧项,分别从音乐、忆诵诗文、口才和书法等方面,反映了文姬的杰出才能。所以选D。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B项为董祀求情,不是“洗刷冤屈”;C项,曹操赎回文姬,与“赏识才具”无关;D蔡文姬并未接受曹操派人协助抄写的建议,文章是她自己默写下来的。所以选A。
小题5: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矜”被动句“文状已去” “骑”“济”“坟籍”“不”。
参考译文:
陈留郡董祀的妻子,是同郡人蔡邕的女儿,名叫琰,字文姬。她学识广博,才华出众,善于论辩而又精通音律。嫁给了河东的卫仲道。后来丈夫死了,又没有子女,便回到了娘家。汉献帝兴平年间,天下发生大的变乱,蔡文姬被胡人的骑兵掳掠,被强迫嫁给了南匈奴的左贤王,在胡地生活了十二年,生了两个孩子。曹操素来与蔡邕交好,为他没有留下子嗣而伤心,便派遣使者用金璧把文姬赎了回来,重新改嫁给了董祀。
董祀做屯田都尉,触犯法律将判死罪。蔡文姬为这件事面见曹操请求赦免。这时朝堂上 坐满高官、名士和远方来的使者、宾客,曹操对众人说:“蔡伯喈的女儿就在外面,今天让她来拜见诸君。”等到文姬进了朝堂,只见她蓬头散发,赤足而行(一说“步行”,见《辞海》)。又俯身叩头请罪,说话时口才出众而充满悲伤之意,众人都因此而动容。曹操说:“我确实很同情你和董祀。但判决的文卷已经送出去了,又怎么办呢?”文姬说:“您的马厩里有成千上万匹好马,手下有数不清的勇士,为什么要吝惜派出一匹快马,而不去救助一个将死的人呢?”曹操被她的话所感动,就追回成命,宽宥赦免了董祀的罪。当时天还很冷,又赐给她头巾鞋袜。曹操于是询问说:“听说夫人家中原来有许多古书典籍,还能不能把它们回忆记诵出来呢?”文姬说:“早先亡父留给我的书有四千来卷,在颠沛流离、极度困苦中,都无法保存下来了,现在我能忆诵的,才不过四百余篇罢了。”曹操说:“现在就派十名书吏给您,让他们帮助您把这些书抄写出来。”文姬说:“我听说男女有别,按礼节不宜亲口传授。只请求您给我纸笔,让我自己把它写下来,用楷书还是用草书,只听您的吩咐。”于是就把所记诵的典籍抄写好给曹操,文字上都没有遗漏和错误。后来感伤于自己在乱世的坎坷遭遇,追忆抒写自己的悲愤心情,又写了《悲愤诗》二首。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