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常见题型》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9 04:31:2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类要面对自然,个人要面对社会、政府要面对群众。古往今来,诸如成功、荣誉,挫折、困难,乃至灾祸等等,无一不要人们面对。其时总会有人勇敢,有人怯懦;有人镇定,有人慌乱:有人理智,有人糊涂。回顾成长历程,瞻望人生前途,我们也已经并必将面对许许多多事情。
  请以“面对”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饥饿的狮子发现兔子正在睡觉,便想乘机吃掉它。这时,狮子又看见有只鹿走过,便丢下兔子去追赶鹿。兔子听到声响,马上就跳起来逃跑了。狮子使劲地追鹿,却没有追到,于是又回头来找兔子,却发现兔子早已逃之夭夭。
  狮子在心中问自己:“难道我不应该去追那只鹿吗?”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哲学家想把一头牛赶进牛栏,无论是他在前面使劲地拉,还是在后面狠狠地鞭打,牛就是死活不进栏。一位路过的农夫见了,笑着从地上扯了一把青草,放在牛的嘴前。想不到,牛跟着农夫乖乖地走进了牛栏。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主,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对于这个故事所蕴含的哲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正确看待自己。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区域,在如何对待牛的问题上,一个哲学家就不如一个农夫。
(2)蛮干与巧干。做事得法,事半功倍;做事不得法,事倍功半。这位农夫抓住了牛的需求,他便成功地把牛牵进了栏中。试想,如果农夫放在牛嘴前的不是青草,而是其生存根本用不着的东西,比如,就算是高档金银首饰,牛也会乖乖进栏吗?当然不会,因为,它不符合牛的需求。
(3)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要别人做一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2010年3月28日,在山西省乡宁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53人命悬一线。国家立即组织救援。经过了170多个小时、3000多人的艰苦援救和井下矿工们的顽强坚持,奇迹出现。4月5日,事故抢险指挥部召开第十次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宣布,目前已经成功救出115名被困人员。抢险救险人员表示要克服一切 91ExAM.org困难,加紧搜救其余38名工人兄弟,力争让生命的奇迹延续下去。
根据以上材料作文,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请结合陶渊明辞官归隐的事情,围绕这两句诗,记叙他回家时的情景。
  要求:①使用第一人称,侧重记叙的表达方式;②运用烘托的表现手法和拟人的修辞手法;③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④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