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9 04:43:1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据了解,打人事件发生后,现场的工人们个个意兴阑珊,坚决不让开发商离开,场面一度处于僵持状态。
B.李晓燕说,长期的合作培养出的师生间这份举案齐眉的深厚感情,是任何事情也破坏不了的。
C.杜甫的诗歌博大精深,既有描写和抒情,又有议论和用典,有严肃也有诙谐,有柔情也有刚烈。
D.在装修之前,房主经常在家徒四壁的新房里转悠转悠,反复构想如何最有效地利用这有限的空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意兴阑珊: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的样子。不合语境。B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相尊敬。适用对象不当。D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陷井祛病强身喝采珠连壁合
B.频危故名思义抱负汉马功劳
C.喷薄棉里藏针缥渺惮精竭虑
D.编篡愤世嫉俗安详相形见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井—阱?采—彩?连—联?频—濒?故—顾?汉—汗?棉—绵?惮—殚)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童年的气息一去不返,扑面而来的是青春的馨香,岁月在豆蔻年华的男孩女孩脚下踩出平静的声音,转眼间,又抵达一个成长的驿站——青春,一个花开的季节。
B.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仍在继续,发达经济体复苏步履维艰,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仍然不断发酵和扩散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稳步较快发展,令世界为之侧目
C.画家对于画中的松针、竹叶、细草都一一刻画交代,毫发不爽,却细而不碎,具有很强的形式感染力,也使得画面的整体感更强,人物着墨虽不多,却情态各具。
D.经过连日在死鱼河段沿岸排查,江门市环保局发现上游一家企业瞒报了当日早上发生的次氯酸钠泄露事故,事故中有大约10吨(浓度10%)次氯酸钠流入西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用错对象,“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女孩;B项应为“瞩目”,“侧目”形容畏惧而又愤恨;D项应为“泄漏”,“泄露”指不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效。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B.成分赘余。介词赘余,去掉“在……中”。C.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失眠是……感觉”改为“失眠是……现象”。D.句式杂糅,“据”与“显示”杂糅。可以去掉其中的一个。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题文】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两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以示祝贺。只填序号。(4分)
①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②常向秋山寻妙句;双驱春色入毫端。
③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
④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戏剧社:________             文学社:________


参考答案:【答案】戏剧社:⑤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①对联有“古今学术;天地精华”,与戏剧社、文学社没有多大关系,可用于学术研究;②对联中有“寻妙句;入毫端”,跟写作有关,适用于文学社;③联专言书信传递之事,联中有古时寄书的专用名词和两则与寄书相关的爱情故事;④联①“现面目”“留旧影”,表现了摄影的特点。⑤联鲜明地表现出演员的特点,适应于戏剧社。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简明、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点评:语言表达“得体”,指能够恰当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本题重在符合语境的要求。“语境”有“内部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名句名篇默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