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十)
2017-01-19 04:47:1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就“如何走人生之路”的话题,为下面的文字写一个画龙点睛的结尾句。
莎士比亚只有一个,但是穷毕生之力以研究莎翁的人有多少?
曹雪芹只有一个,但是全力钻研考证,治“红学”的人有多少?
王羲之只有一个,但是千百年来,专习王字的人有多少?
问题是如果莎士比亚、曹雪芹、王羲之一生也都在临摹、仿古、考证、搜补的话,又何来《哈姆雷特》、《红楼梦》和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右军书风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答案示例:聪明的人跟着伟人走,伟大的人自己走。


本题解析:
突出创新的重要性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内心里拥有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淀在我们血液里的和融化在我们脚步中的,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播撒和积累下的善。_________,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_________,_________。
①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
②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
③才会看见弱小而自觉前去扶助
④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感动着
⑤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
⑥帮助我们度过相濡以沫的人生
A.④①③②⑥⑤
B.③②①⑥⑤④
C.③①②④⑤⑥
D.④③②①⑤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纯美甜蜜的爱情,就像春天里绽放的第一枝桃花,鲜嫩而饱满,溢满的幸福呼之欲出。
B.桃花峪景区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奇岩壁立、惟妙惟肖的水墨山水画,美丽的自然景观让人们流连忘返。
C.山寨电子阅读器价格低廉,但难免鱼龙混杂,技术含量不高,且面临着山寨电子产品的“通病”──维修难。
D.公务员的终身制虽然有利于维护公务员队伍的稳定,但也容易出现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的情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B.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C.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应该改为“鱼目混珠”D.人浮于事: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题文】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流言蜚语弥天大罪仰天而吁名副其实
B.消声匿迹强词夺理秘而不宣励精图治[来源:学*科*网Z*X*X*K]
C.矫揉造作声名狼籍略见一斑各行其是
D.至高无尚尾大不悼卑躬屈膝明火执杖


参考答案:【答案】A ( B销   c


本题解析:【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题文】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的两个句子再写两个句子,形成整齐的排比句式。(6分)
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找到开阔和豁达;欣赏蓝天,自然会在蓝天的辽阔中拓宽视野胸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答案】(6分)欣赏小草,自然会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执著与希望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仿写能力,也涉及连贯和修辞。仿写要求结构一致,修辞相同,意脉相承,内容相关,风格近似,品位高雅,符合事理理逻辑。本题从题干要求看,仿写两个句子,从所给例句看,仿写的句子应是从自然中选取景物,表达某种人生哲理;句式上要符合“欣赏……自然会在……中……”句式;每句中后半句需运用描述人的情感性格的词语。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考点:选 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