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1-19 04:47:5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还原下面一首唐代律诗,加序号的诗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①终古垂杨有暮鸦 ②紫泉宫殿锁烟霞 ③于今腐草无萤火 ④欲取芜城作帝家 ⑤锦帆应是到天涯 ⑥玉玺不缘归日角

A.①③②④⑤⑥     
B.②④⑥⑤③①

C.②④①③⑥⑤
D.④②③①⑥⑤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安康家园还为每个宿舍配备一名专职“安康阿姨”,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负责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同时对孩子进行性格培育和文化教育。
B.2009年文化部正式确定国际非遗节永久坐落成都,每两年于全国“文化遗产日”期间,在成都市举办一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C.为了尽快解决利比亚危机,避免平民更多流血和国家分裂是与会各方趋同的看法,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方法上各方却有着不同的考虑。
D.劳动者可以通过这一制度,同雇主一方进行平等的谈判协商,借助工会的力量,从而形成一种能够为自己接受的、公正合理的劳动保护政策。



3、单选题  【题文】下列对诗歌艺术手法的判断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清照《永遇乐》的“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选择了“落日”、“暮云”等让人哀伤幽怨的景物,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表达出作者饱经丧乱后的身世之悲。
B.苏轼在《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囊中羞涩的我,也不能上什么地方去旅行,只能在那暗室的灯光下呆坐。
B.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独树一帜,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C.你对下级的要求不予理睬,对下级的意见置若罔闻,对下级的困难视而不见,你不是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
D.这篇小说选取了生活中的几个场景,通过简洁的对话,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构思匠心独运,给人以妙手回春之感。



5、语言运用题  俗语(谚语)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既简练形象,又充满理趣。请至少选用下面五个俗语中的两个写一段话,阐明一个生活道理。(50字左右, 6分)
①东方不亮西方亮????????②不到黄河不死心??????③酒香不怕巷子深
④打退堂鼓??????????????⑤光打雷不下雨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