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飞花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友人。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烘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暮春/飞花/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思念故乡之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长安夜雨????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挂玉:喻昂贵的柴米。
小题1:本诗以“忧”贯穿全诗,结合诗句回答作者的忧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5分)
小题2:首联是如何表现作者百忧缠心的?(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要点:生活的艰辛;(1分)仕途的不顺;(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解析: 正确分析词句中包含的感情,首先要求把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其次要能正确分析句子结构和词性,有时还要注意词句的修辞。一般的解题思路:1、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2、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3、如果运用了特定的表现技巧,如比兴、拟人化、衬托等,要写出所用的方法。即: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小题2:
试题解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平时要多掌握一些常用的表现手法很有用。答题时要结合原诗,仔细分析辨别。本诗的侧面表现及比喻都很明显。答题的路子通常是:给出表现方法的术语,然后结合诗歌具体分析,最终要落实到诗人的表达意图上。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小题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颔联主要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试结合诗句分析其效果。(4分)
小题2: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这一联主要运用了通感、比喻、拟人的手法,通过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主要是“通感”“拟人”或“比喻”,答题时注意对修辞进行解释,然后答出效果。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炼字主要从“炼意”“炼境”“炼手法”“炼结构”此题主要从“炼境”和“炼意”入手,目的是渲染孤寂、凄清气氛,表达内心的忧郁和思念。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①泉石。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相近的一项是(?????)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官舍竹①??????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是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
小题1:第三联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作简要赏析。(4分)
小题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什么特征?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了怎样的情怀?(3
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拂”和“侵”。(1分)都用了拟人化的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练字能力。“拂”和“侵”。(1分)都用了拟人化的写法。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