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9 04:57:4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题文】阅读上面中(三)《鸿门宴》,分析节选中的刘邦这一人物形象,有人认为他是英雄,有人认为他是无赖。请结合节选部分的内容加以评判,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少于150字)(10分)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我认为刘邦是英雄。  一、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生可以赞同刘邦是英雄,也可以认为刘邦是无赖,考生在解答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并结合实际作鉴赏评价,答案要点注意突出节选部分里,刘邦的坚决果断,狡黠善变,善于伪装,能屈能伸,善于拉拢人,能相机而动等刘邦复杂的性格特点,注意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然(wǔ)蓧(hè)之(shěng)而不辍(yǒu)
B.哭(tòng)教(huì)无(dí)曲而枕(gōng)
C.朝(guàn)羽(máo)睊(juàn)不不发(fěi)
D.气(lěi)之(zhuó)者(gǔ)赫千里(dà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A哂shēn?耰yōu? C 觐jìn? D 馁něi?惮dá。
点评:形声字中那些声旁相同、字形相近、读音或同或异的词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对象。对待形声字,一方面我们不妨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认字认半边”这一说法,认识到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并利用它来帮助我们识记字音;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克服“认字认半边”的“惯性”,因为许多声旁现在不能代表该字的读音了。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要反复记忆,不断积累,同时要特别注意随时整理,经常复习。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日常生活中常见以“人体部位”为喻的词语,取义各不相同,使用恰当可以增加表达的情趣。请参照下面提供的示例,再仿写两个句子(不能用“眉睫”)。
??????? 示例:期末考试已迫在“眉睫”。句中“眉睫”,取眉毛和睫毛距离眼睛极近之义,形容事情已经到了极紧急的关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1)儿子是妈妈的“心肝”。句中的“心肝”,取心肝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金台随感》是人民日报副刊的一个名牌栏目,以刊发杂文为主,旨在激浊扬清,针贬时弊,扶正祛邪,文风上不避尖锐,不怕大胆泼辣,尤喜幽默、深刻之作。
B.如果“浅阅读”过于泛滥以至于挤占了“深阅读”的时间,那将给知识和文明的传播带来负作用,公众将面临着头脑浅薄化和碎片化的危险。
C.“一个国家可以抢掠世界上的文物珍宝,但怎么可以抢掠走一个国家的历史、文明和文化呢?”这种解剖鞭辟入里,犹如庖丁解牛,既富有激情,也切中肯綮。
D.厂家表示,即便LCD电视逐渐淡出市场,售后网点仍将一如继往地提供相应服务,连锁零售商也会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对机器故障予以必要的维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用比较排除法。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A.针贬时弊,属于固定词语错误,比喻发现或指出错误,以求改正,应为“针砭”,故排除A;B.负作用,固定词语错误,随着主要作用而附带发生不好的作用,应为“副作用”;故排除B;D.一如继往,固定词语错误,既往:从前,已往。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象从前一样;应为“一如既往”。故排除D。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手机短信具有简洁、明晰、形象生动的特点,大多运用修辞。发送手机短信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交流方式。假如某电视台正现场直播以“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为主题的国庆55周年晚会,请你参与现场互动,拟一则短信表达对祖国的祝福,字数在50-70字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雄鸡报晓的大陆版图是您清晰的轮廓,瑰丽壮美的山川是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