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1-19 04:59:0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攻讦(jié)滂沱(páng)色厉内荏(rěn)觥筹交错(gōng)
B.庇护(bì)应届(yìng)为虎作伥(chāng)断井颓垣(yuán)
C.跻身(jī)驱除(qū)泾渭分明(jìng)恣意妄为(zì)
D.纰漏(pī) 剽窃(piāo)焚膏继晷(guǐ)别出机杼(zhù)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不到一周时间,为雪灾地区所捐的救灾物资,已经把仓库堆满了,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B.山水诗经过长期酝酿,最终能够在诗坛上独占鳌头,开宗立派,千秋之功,当属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
C.这个人很要面子,凡事只要跟他商量,他闻过则喜,不然,他会跟你翻脸。
D.“台独分子”数典忘祖,肆无忌惮地推行“台独”,妄图割断中华民族血脉,切断两岸同胞的骨肉联系,必将留下千古骂名。



3、单选题  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
②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
③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
④微博之所以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A.③①②④   
B.①④③②   
C.④③①②   
D.②①③④



4、阅读题  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4分)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3分)
(1)②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3分)



5、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百(ɡě)青(xínɡ)漫(shuò)浪飞舟(è)
B.沦(yǐ)残(ɡēnɡ)罗(qí)叫(xiāo)
C.音(qiónɡ)慰(jí)雾(ǎi)挥斥方(qiú)
D.深(suì)息(qì)倾(pǐ)枯(ɡǎo)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