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五)
2017-01-19 05:13:0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浚仪公湖亭
杨载
两两三三白鸟飞,背人斜去落渔矶。
雨余不遣浓云散,犹向山前拥翠微。 (1)从写景状物的角度赏析前两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主要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列课文选段,完成文后下列各问题。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籍,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在梦也难寻觅。
(旦云)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末云)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旦云)君行别无所谓,口占一绝,为君送行:“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末云)小姐之意差矣,张珙更敢怜谁?谨赓一绝,以剖寸心:“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旦唱)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三煞】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归家若到罗帏里,昨宵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小题1:下列对各句中的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怕不待:难道不想
B.虽然眼底人千里眼底:眼前
C.趁程途节饮食趁程途:赶路
D.最难调护,最要扶持扶持:给以帮助
小题2:下面对“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修辞手法,说明正确的是??(???)?????????
A.拟人比喻对偶
B.拟人比喻对比
C.比喻夸张对比
D.比喻夸张对偶
小题3:下面对节选剧本的内容,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折突出刻画了莺莺的叛逆性格,在她心目中,金榜题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B.“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与老夫人的态度相同,反映了人物经过戏剧冲突之后性格的变化发展。
C.莺莺的离愁别恨,是她对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不单单是“儿女情长”。
D.莺莺的离愁别绪中闪耀着重爱情轻功名、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光辉,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
小题4:下面对“一煞”有关内容的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
B.“无人语”不仅是写在寂寞的夕阳古道上听不到一点人说话的声音,而且也写出了莺莺欲语无人的悲伤。
C.“禾黍秋风听马嘶”是莺莺思念张生的幻觉,极写莺莺的悲伤,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点染气氛。
D.这支曲子以景衬情,化情入景,生动展现了莺莺“离情渐远渐无穷”的心境。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
石柔①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②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①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摇。②飞球:杨树
(1)联系诗意,谈谈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选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乌夜啼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对这首诗分析有误的一项(???? )
A.“无言”而又“独上”,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斯人独憔悴”的孤独身影。
B.“月如钩”在此处象征着人事的缺憾,被锁者,也不仅为“清秋”,亦为人也,凄婉哀伤之至。
C.上片所写,是后主李煜眼中之景,尚未着意抒情,是为下文作铺垫。
D.“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是将“离愁”喻为“丝楼”,生动地描绘出“愁”的深重、纷繁、无头绪。



5、阅读题  阅读下面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乡子??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此诗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
小题1:这首词的上阙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词以“槛外长江空自流”作结,有何妙处?(4分)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